圖為陳實(左二)下鄉調研。(資料圖) 澤庫縣委宣傳部 供圖
中新網西寧7月21日電 題:援青干部陳實:在青海南部純牧業縣啃最難啃的“硬骨頭”
作者 澤軒 張添福
“黃南很難,澤庫最苦”——當地民眾如此形容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
這不僅是因為澤庫縣平均海拔3700米,年均氣溫-2.4℃,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同時,也意在說明,當地脫貧攻堅是“貧中之貧,堅中之堅”。
2016年8月,官方把中國石化的對口支援地點,從青海省海西州的茫崖地區轉到澤庫縣,把這項最艱巨的擔子交給了中國石化。2019年,中國石化經緯公司的陳實來到澤庫縣開展援青工作,擔任縣委常委、副縣長。
了解熟悉縣情之后,陳實積極謀劃,結合澤庫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受援地民眾需求,立足民生建設、教育幫扶、產業開發、消費扶貧等方面,積極整合撬動各種資源,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著力改善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澤庫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純牧業縣。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貧困村退出的一條標準是飲水安全,這也是澤庫縣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陳實真心融入辦實事,從牧民最迫切、最需要的民生工程入手,積極協調總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實施人畜飲水工程。其中,為澤庫縣寧秀鄉熱旭村、澤曲鎮俄果村等15個村以及多禾茂鄉秀恰村易地搬遷點816戶牧民修建人畜飲水管道,解決了3400余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這樣,牧民們不用再去遠處背水,在自家院里就能喝上干凈水。”陳實說。
扶貧先扶智,扶貧必扶志。面對澤庫縣一些學校基礎設施簡陋,學生住宿困難等問題,2016年以來,中國石化在澤庫縣教育領域幫扶資金占全部援助資金的近一半,這些資金及措施極大改善了學校教學環境,解決了學生生活困難等問題。
“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母親會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陳實說,“中國石化女子春蕾班”的開辦意義深遠。
何為“女子春蕾班”?
陳實介紹,從2018年開始,中國石化在澤庫縣第一民族中學開設了第一個“中國石化女子春蕾班”,并持續至今,“春蕾班的創建,使女學生能夠安心快樂的開始高中階段的學習,促進女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只要久久為功,澤庫縣的教育就會有大收獲。”
對口幫扶,最關鍵的是要增強貧困地區、貧困民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澤庫縣有著豐富的畜牧資源,是全國有機畜牧業示范縣,全縣草場面積6525平方公里(978.79萬畝),可利用草場面積6187平方公里(928.23萬畝),人均占有草場126畝。
在陳實的積極協商下,以消費扶貧為切入點,聯系各種社會資源促進澤庫特色產品的外銷,與青海省的26家廠商簽署購貨協議,青海商品得以在中國石化2.7萬座“易捷”便利店銷售,在青海湖畔的圣湖加油站“零費用”開設了澤庫特色產品代銷點,在帶動貧困民眾增收致富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產品知名度和銷量。
“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根據澤庫縣藏族民眾意愿,在澤庫先后開展了三次招聘會,簽訂勞動合同26人,新入職員工月收入達五千余元,甚至培養出加油站站長兩名。
引來幸福水、修通惠民路、建設新農村、聯通致富網……正是因為有陳實這樣的援青干部的努力,援建的25個項目已全部完成,澤庫縣1萬多名民眾喝上了放心水,1000多名學生有了新的教室、住進了新宿舍,2.05萬貧困人口摘掉了窮帽子。
三年的高原歷練,讓每個援青人都經歷了從身體到精神、從業務能力到個人素質的提升。“這三年,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同學習、共同工作,援青的經歷鍛煉了我的意志、豐富了我的閱歷、凈化了我的心靈,這是體驗、融入、擔當與感恩的過程,也是一生中寶貴的財富。”陳實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