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初開始,“基地”組織一反低調常態,開始全面發動宣傳攻勢——潛隱消聲近兩年的“基地”魔頭拉登重新發聲,總愛發話的“基地老二”扎瓦赫里更是六度出面演講,最近一次是6月21日通過錄像帶號召阿富汗人民“起義”。那么,拉登和扎瓦赫里的聲音或者錄像是如何錄制拍攝的?是如何傳播給外界擴散到全世界的?美聯社23日獨家采訪了“基地 ”御用攝影師卡瑞·穆罕默德·尤素夫,從而首度披露了“基地”組織發動宣傳攻心戰的驚人內幕。
扎瓦赫里通知攝影師進山拍片
今年1月,當山里的信使找到攝影師卡瑞·穆罕默德·尤素夫的時候,阿富汗正是滴水成冰的冬季。
信使很客氣地告訴尤素夫:“埃米爾想給外界捎個口信!”
尤素夫明白,這個“埃米爾”不是拉登本人就是“基地老二”扎瓦赫里。事實上,派人來找尤素夫錄像的正是“基地老二”扎瓦赫里。稍早前,美軍炸死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一個村莊的多個村民,駐阿富汗美軍和巴基斯坦軍方事后立即發表聲明說,他們的目標是扎瓦赫里,被炸死的人中至少有4人是扎瓦赫里的親信,而扎瓦赫里本人是在轟炸發生前5分鐘逃離現場的。阿富汗情報部門甚至還放風說,在此次轟炸中扎瓦赫里“可能被炸傷”!
扎瓦赫里認為有必要出聲反駁一下,于是派信使找到尤素夫,讓他“馬上進山”。
尤素夫隨著信使來到扎瓦赫里隱身的阿富汗山區。這個30歲的阿富汗漢子向記者描述說:“當我跟著信使趕到埃米爾山區隱身處的時候,才發現那里就我和埃米爾兩人,其他人顯然都已經回避了。那里的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采訪背景、“索尼”攝影機、拍攝角度、采訪時間都是安排好的,我只管按按鍵就可以了。這次拍攝持續半個小時,其中不允許我提任何問題,這是他們的規矩。”
“基地老二”抽空嘲笑布什
尤素夫拍的這段片子1月30日在半島電視臺上播出。扎瓦赫里在采訪中強烈譴責美軍對巴基斯坦東部邊境村莊的導彈襲擊。那次襲擊事件造成了13人死亡,巴基斯坦政府和駐阿美軍均表示,遭襲擊的是“基地”組織的秘密地點。為此,扎瓦赫里憤怒地譴責說,13名死者全是普通的村民!
在拍攝結束之后,扎瓦赫里還跟尤素夫談起了山外的世界,甚至還提及了世界杯。當然,扎瓦赫里三句話不離本行。比如說他一邊沖著已經關掉的“索尼”攝影機做怪臉,一邊不停地嘲笑布什總統:“布什,你知道我在哪里嗎?我在穆斯林的大海里,享受著真主給我的支持,享受著人們對我的友好和保護。我會堅持圣戰直到打敗你們!”
拍攝制作一條龍 運營模式很先進
這不是尤素夫第一次進山拍扎瓦赫里,尤素夫也不是“基地”惟一的攝影師,因為“基地”組織5年前就成立了一家名為“云朵”的媒體公關公司,專門制作宣傳錄像帶和光盤,向外散播“基地”的新聞和宣傳信息。
“云朵”公司有完善的拍采編系統。據半島電視臺駐伊斯蘭堡的記者艾哈邁德·扎丹透露,無所不在的互聯網大大方便了“基地”組織的宣傳運作,因為它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制作出來的新聞內容上傳到網站或者傳給新聞媒體,由它們擴散到世界各地。國際恐怖問題顧問伊萬·赫爾曼也表示:“最近9個月來,‘基地’組織的宣傳機器出奇地高效,其機構和運營模式先進得令人震驚。”
尤素夫證實了這一點。比如說所拍攝的錄像在一輛流動錄音錄像車里處理完畢,然后由相關人員帶往巴基斯坦,遞交給有關渠道。如果需要進行更好的編輯的話,那么信使就會將原始的錄像資料帶到巴阿邊境的白沙瓦或者拉合爾,在那里編輯成品。更加便利的是,如果“基地”在白沙瓦或者拉合爾編輯傳播錄像帶的話,會更加安全,因為“基地”編輯與技術人員更容易隱身在居民區內。
尤素夫透露說:“我們輪班用電腦和編輯機,將宣傳內容制作成CD或者錄音帶,然后由信使送到城市某個秘密地點,由他們再交給相關的人或者渠道。”
發布渠道通暢無阻 傳播方式全靠手遞手
在宣傳內容送出深山老林進入都市后,究竟是如何送到發布機構或者目標受眾群中呢?
尤素夫透露說,“基地”的新聞產品發布方式非常獨特,用“形散神不散”形容最為合適,也就是說表面上沒有一個固定的發布渠道,但實際發布卻非常有效。
具體地說,“基地”制作出來的新聞產品交到“可信人”手中,這些“可信人”包括巴基斯坦組織最嚴密的宗教團體“杰馬黨”,該組織與阿富汗前領導人希克馬蒂亞爾關系密切,而希克馬蒂亞爾又跟拉登關系極其親密。該組織的一名成員表示,光是他自己手中,就有數百盤塔利班武裝分子制作的CD,美聯社駐巴斯坦的記者甚至還用他的CD進行過報道。
尤素夫說:“‘基地’產品往往采取手遞手的方式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邊境地區的集市上傳播,也有的是通過信使直接送到相關的外國媒體機構那里。”
攝影師個個能干 互相只知道代號
尤素夫是12個“基地”御用攝影師之一。
這12個攝影師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像尤素夫這樣的阿富汗人極其罕見。出于安全保密方面的考慮,12個攝影師之間彼此并不相識,只知道對方的代號。
這確實不假,美聯社記者為了采訪尤素夫可謂大費周章:美聯社駐巴基斯坦的記者先是通過可靠的渠道提前一個月預約尤素夫。然有有一天美聯社記者突然被一輛轎車載著蒙上眼在土路上狂奔好幾個小時,最后才得以見到尤素夫。
尤素夫是去年前往阿富汗巴格蘭省,實施顛覆阿富汗新政府的行動的,但沒有得逞,于是就投到“基地”旗下當上了攝影師。當然,能當上“基地”的御用攝影師當屬不易,因為首先要得到“基地”的絕對信任,而尤素夫與扎瓦赫里有著非同尋常的關系,他們的交往可以追溯到7年前:“由于我有好幾個兄弟為圣戰而死,因為他們的原因,扎瓦赫里非常信任我,他知道我可信,也知道我熱愛他。”尤素夫在向記者講述的時候,非常注意保密,只字未透路扎瓦赫里的隱身場所,他本人也拒絕拍照。
美聯社記者通過相關的渠道證實了尤素夫所講述的內容,昆都士省警察局長表示,尤素夫所講述的內容基本屬實,也知道他家人的情況,而半島電視臺的記者則說,尤素夫“不是小人物”,他其實還是“塔利班的發言人”。
“基地”宣傳攻勢強 美國稱自己落后
對于尤素夫的講述,駐阿富汗英軍十分重視,一名高級軍官表示,“基地”組織現在的宣傳攻勢令駐阿聯軍“非常不舒服”,“塔利班和基地正在發動一場宣傳戰。”
這場宣傳戰爭不但讓“基地”和塔利班更容易地招人和籌錢,還增加了當地民眾對西方的敵視。
有意思的是,今年2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承認,在數字時代的媒體宣傳戰方面,美國已經遠遠落后于基地組織以及其他一些敵對的國家,美國必須改變目前陳舊的傳統宣傳方式。
拉姆斯菲爾德說,在當今世界,武器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概念,它還包括一些數字時代的新產物,如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以及博客網站等。拉姆斯菲爾德批評說,基地組織及極端勢力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利用上述方式對美國展開攻擊,但美國卻表現得更像是“一名觀眾”。
拉姆斯菲爾德稱,美國軍方的公共事務官員必須加快反應速度。對于在這方面表現出色的官員,將會使他們更快晉升。他稱美國軍方的媒體宣傳及公共事務部門每周只工作5~6天,每天只有8個小時,而世界范圍內的挑戰卻在全天24小時發生,美國在這方面的不足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記者 徐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