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看點世界矚目
八國峰會將于15日在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拉開帷幕。今年1月,俄羅斯接替英國首次成為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俄期待著以此為契機,展示其在解決全球能源問題方面的獨特作用,恢復和提高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政治影響力。分析人士認為,能源問題、八國集團與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對話會以及目前微妙的俄美關系是此次會議的三大看點。
看點一:能源問題
擔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后,俄羅斯提議將能源安全、傳染病防治和教育列為此次峰會的三個主要議題。普京總統今年2月撰文說,俄羅斯致力于推動八國集團制訂解決能源問題的基本原則和面向未來的全球統一能源政策。這就決定了能源問題在此次峰會上的首要位置。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去年,俄天然氣和石油出口分別達到1525億立方米和2.51億噸。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產品的依賴程度很高。目前世界能源產品價格持續走高,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俄羅斯此時建議討論全球能源安全問題,不僅具有現實意義,同時也使國際社會充分認識到俄羅斯在解決全球能源問題方面的關鍵作用。
目前,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在能源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西方國家希望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上只扮演能源供應者的角色,而俄羅斯認為能源合作應該是雙向的,俄在向西方國家提供能源的同時,也應獲準進入西方國家能源開采和運輸領域。
看點二:八國與發展中國家對話
八國峰會期間將舉行八國與中國、印度和巴西等世界主要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討論能源、傳染病防治、教育等發展中國家特別關注的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俄羅斯同這些國家有許多共同語言。俄羅斯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費奧多羅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以中國為代表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邀請這些國家領導人參加對話會符合世界發展趨勢,也有助于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看點三:俄美關系何去何從
眾所周知,俄美關系最近發展得不順利,有報道說俄美關系進入了“冷和平”時期。在此背景下,俄美兩國如何調整對策,改善關系,成為世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雖然俄美總統于2005年2月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會晤時提出了許多發展兩國關系的建設性倡議,但目前兩國關系仍存在不少問題。雙方在俄羅斯周邊地區加緊活動以提高自己的影響力,在民主和能源安全問題上唇槍舌劍,在建立國際秩序和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問題上也存在分歧。
美國副總統切尼今年5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指責俄羅斯“背離民主原則”并利用能源武器對鄰國施加壓力。美國國務卿賴斯今年6月在莫斯科出席八國集團外長會議后表示,美國對俄羅斯“民主進程”以及非政府組織和媒體狀況感到憂慮。一些美國議員不久前建議一些國家領導人在八國峰會上對俄“民主狀況”提出批評。
俄羅斯對美國的批評予以回應。針對切尼在維爾紐斯的講話,俄羅斯取消了購買美國波音公司飛機的計劃。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蘇爾科夫今年6月28日在會見西方媒體代表時說,那些批評俄羅斯民主狀況的人明顯抱有其他目的。
應該說,此次峰會將是俄美修補關系的一次契機。但雙方如何把握和處理趨冷的雙邊關系,仍存在諸多疑問。正因如此,雙方將在八國峰會期間顯示出的立場令人關注。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