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8日,美國海軍“穆斯丁”號導彈驅逐艦駛抵日本橫須賀港。這是美國常駐日本的第8艘“宙斯盾”戰艦。根據計劃,在經過短暫的修整之后,該艦將前往東海和日本海海域執行任務。加上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的4艘“金剛”級“宙斯盾”艦,小小的日本周邊海域已經集聚了12艘“宙斯盾”艦。
新型“宙斯盾”悄然抵日
也許是為了避免在當前這樣一個過于敏感的時機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穆斯丁”號抵日一事上,美國國防部、日本防衛廳和美國海軍第7艦隊顯得格外低調。
第7艦隊方面一再否認“穆斯丁”號的部署任務與朝鮮試射導彈有關。艦隊發言人布朗在向媒體公布“穆斯丁”號抵日消息時還特意強調稱:“……我要強調的是,‘穆斯丁’號的部署跟當下的東北亞局勢沒有任何關系。”而當銀灰色的“穆斯丁”號駛入橫須賀港的時候,進港儀式不僅十分潦草,甚至還顯得有些凄涼:艦上既沒有懸掛彩旗,隨艦的300名官兵也沒有進行列隊展示,第7艦隊專用的碼頭上沒有任何“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慶跡象,負責迎接的官員甚至都沒有發布一份像樣的歡迎聲明。
不過,人們可不能因此而小瞧了“穆斯丁”號。這艘2003年才進入現役的導彈驅逐艦是大名鼎鼎的美海軍“阿利·伯克”級“宙斯盾”艦的最新型號,是第7艦隊,也是美海軍中最先進的軍艦之一,配有極為精密的彈道導彈跟蹤雷達和導彈攔截系統,不論是情報搜集、主動攻擊還是防御反制能力,都非常強大。
更多“宙斯盾”正在趕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穆斯丁”號的到來無疑將大大加強美軍在東北亞地區的導彈防御能力,它將和已經部署在日本的7艘姊妹艦一起,在朝鮮周邊水域和整個東北亞地區織起一張戰區導彈防御的大網,能夠全方位監視區域內的任何一絲風吹草動。
但是,這8艘“宙斯盾”戰艦的部署到位還只是美軍龐大部署計劃的一部分。根據美日兩國政府2004年8月做出的共同決定,美國將在日本海和太平洋部署總計多達15艘的“宙斯盾”戰艦,而進行這一部署的目的正是“防范朝鮮導彈威脅,加強日本和本地區的安全及提高日美關系的信賴程度”。
據日本媒體報道,美國部署在日本的第9艘配備有“宙斯盾”系統的戰艦——“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夏洛”號正日夜兼程趕往日本,預計8月前就將抵達。
目前,“宙斯盾”系統在美軍導彈防御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負責對敵方導彈的前沿監視,而且還要承擔首輪截擊任務。
不過,美海軍也正在針對這一弱點進行改造,即將抵達日本的“夏洛”號今年6月剛剛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導彈攔截試驗。試驗中,“夏洛”號發射的改進型“標準-3”導彈成功地命中了一枚高空目標。
給日本吃下“定心丸”
盡管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向日本部署“宙斯盾”艦,主要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朝鮮的軍事威懾和防范,給盟友日本吃一顆“定心丸”,但也有一些分析家指出,美國此舉在威懾朝鮮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其大幅度調整在亞太地區軍事部署的重要步驟之一,背后所蘊藏的目的決不僅僅是一個朝鮮那樣簡單。其“醉翁之意”不僅在于“酒”,而且還“在乎山水之間”。
從目前的地區局勢上看,美國部署在日本的“宙斯盾”艦除了防范朝鮮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對包括俄羅斯、印度、中國在內的整個東亞甚至南亞地區國家的導彈動向起到監視作用,這實際上等于將美國導彈防御系統的陣地向前推了數千公里。
作者:本報特約軍事觀察員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