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公司推出的米格1.44第五代驗證機
第五代戰機概念由來已久,前蘇聯早在1981年就提出了采用高低搭配、分為重型多功能戰術戰斗機和輕型戰術戰斗機的第五代戰機概念。但由于蘇聯轟然解體,第五代戰機也成為俄羅斯人難圓的夢想。2000年以后,走出經濟衰退的俄羅斯開始再次關注第五代戰機計劃。2001年初,俄空軍正式向國防部提出了采購第五代殲擊機以替換蘇-27和米格-29殲擊機的要求。2002年4月,著名的蘇霍伊設計局在俄第五代戰斗機的招標中拔得頭籌。
2003年5月18日,俄羅斯第五代戰斗機研制計劃終于正式啟動。時任俄羅斯航空航天局局長的卡普杰夫透露,第五代戰斗機的總體前期研制方案已于2001年年底完成,如果資金到位,預計將于2010年開始批量生產,并于2011年至2012年開始裝備俄空軍。2005年末,蘇霍伊設計局完成了俄第五代戰機的草圖設計工作,并將其提交俄羅斯空軍,預計耗資可能高達15億—20億美元。如果說當年的俄羅斯因為資金頭痛不已的話,那如今研制第五代戰機似乎恰逢其時,對于飽賺“石油美元”的俄羅斯,資金問題已經不再是制約俄第五代戰機問世的障礙。
據俄羅斯航空專家分析,俄第五代戰機將會延續俄米格系列和蘇霍伊系列戰機的諸多優點,同時增加許多全新設計理念,以滿足俄空軍對未來戰斗機的“4S”要求(即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超視距空戰和隱身能力)。此前,蘇霍伊設計局曾透露,一旦技術成熟,蘇霍伊將采用等離子技術等,大幅提高第五代戰機機載電子配備,使其整套電子系統具備對空、對地、對海工作模式和地形跟隨、回避能力。預計第五代戰機正常起飛重量為20噸,介于米格-29戰機的15.2噸和蘇-30戰機的24噸之間,25%%機體將由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進氣口、座艙蓋和雷達天線等細節設計也將會有所創新,以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
位于莫斯科的“禮炮”飛機發動機制造廠是俄羅斯最主要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廠之一,主要為蘇-27和蘇-30戰斗機生產發動機,俄第五代戰機發動機的研制、生產任務也將由該廠完成。目前,“禮炮”正在進行AL-31F-M1改進型發動機的試驗工作,改進后的發動機推力將從原來的12.5噸增加到13.5噸,修理間隔時間將從500小時增加到750小時。“禮炮”總經理尤里·耶里謝耶夫對媒體表示,該型號的發動機已進入最后試驗階段,預計將于今年8月份定型生產。伊萬諾夫視察“禮炮”飛機發動機制造廠期間,俄羅斯國防部宣布,俄國防部計劃定購58架裝備新一代AL-31F-M1改進型發動機的蘇-34戰機。
俄制米格-29SMT戰斗機
俄計劃每年裝備1—2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圖中下方為圖-160)
來源: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