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DNA排序機將提升破譯效率,有助于人類同疾病更有效斗爭?;蚴菙y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是生物體遺傳的基本單位,而破譯人類基因組排序,就等于得到我們所有的遺傳信息———血統、種族、先天疾病、甚至還包括壽命。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未來人類有望1000美元就獲得自己全部的遺傳密碼。這意味著我們能更有效地同疾病進行斗爭,同時也會引發新的憂慮———基因密碼的“個人隱私”會被他人盜用。
目前破譯需1000萬到1.5億美元
目前,由于成本高昂,要完全破解一個人的基因密碼在醫療實踐中并不可行。但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不斷努力下,這一實踐的耗資在不久的將來有望降至1000美元。這意味著破解基因密碼在不久的將來變得極為平常,如同前往便利店購買處方藥那樣輕松。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基因研究界就預言:21世紀屬于基因工程。2003年,人類基因密碼獲得破譯,當時耗資逾5億美元,破譯過程貫穿了各國科學家的長期合作。目前,利用已有的DNA排序機,一個人的基因密碼破譯將耗資大約1000萬到1.5億美元。而隨著更為先進的DNA排序機誕生,這一價格還會大幅下降,同時效率也將大大提升。
高敏感芯片記錄DNA片段之排序
報道稱,由“454生命科學公司”新近研制的DNA排序機看上去如同一臺洗衣機和一個巨大iPod的結合,目前其造價本身為50萬美元,其中還不包括用于分析結果的軟件。這臺機器的中心是一組高敏感芯片,這種芯片也被用在尋找遙遠星星的天文望遠鏡上。
芯片組上邊則是一塊布滿上萬個凹槽的玻璃板,每一個凹槽中裝著需要破解的DNA片段。進行DNA分析時,光源發出由熒光素酶產生的亮光,螢火蟲就是依靠這種酶在夜晚閃閃發光。當熒光透過裝有DNA片段的玻璃板時,下面的高敏感芯片對其排序進行記錄,就如觀測遙遠夜空的微弱星光一樣。
經過4到5個小時的觀測,每一個DNA片段中的基因排序均會被記錄“在案”。每個DNA片段約有100個基因單位,電腦再將所有片段連接成完整的基因。
觀點
DNA破譯成果可能被濫用
美科研人士稱該技術僅限于醫療
目前的DNA排序機的使用者主要都是研究人員和大型基因組排序中心,但是在不遠的未來,它很可能就會在普通醫院得到廣泛應用。
美國Solexa公司的本特雷博士認為,由于基因破譯非常復雜,因此這項技術應該僅限于醫療。否則,一些人可能利用它來提供并不可靠的服務,如預測個人的壽命,從而獲取非人道的利益。本特雷博士表示:“這一可能的濫用會帶來更多錯誤信息,對于基因破解技術的醫療使用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
此種擔憂不乏先例:今年4月,DNA測試讓默默無聞的美國教授湯姆·羅賓遜成為“成吉思汗的后裔”,一時間引起媒體的瘋狂報道。然而兩個月后的第二次DNA測試結果卻向所有的喧囂潑去一盆冷水,因為“湯姆·羅賓遜根不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一切炒作不過是成名的欲望在有力驅使著。(謝來)(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