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多國民眾聲討以色列 黎以沖突點燃阿拉伯怒火
2006-07-25
18日,一位巴勒斯坦老太太舉著火箭彈示威,抗議以色列在中東的暴行。
18日,一位巴勒斯坦老太太舉著火箭彈示威,抗議以色列在中東的暴行。

一度變得理性、溫和的以色列,轉眼間又換上了“猙獰的面孔”,將導彈射向弱小的黎巴嫩,已經打死了200多名無辜的黎巴嫩民眾,而敢于反抗它的,就是一群被稱為真主黨和哈馬斯的阿拉伯人——不管以色列人多么委屈,這就是阿拉伯廣大民眾對當前在中東發生的沖突之解讀。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仇恨,如同你來我往的導彈和火箭,以最快的速度撒到了中東這片是非之地上。以色列開始也許沒想到,這場戰爭帶來一個副效應,那就是阿拉伯民族對以色列所有“歷史仇恨”,都被黎以沖突這個火種點燃了。

阿拉伯民眾推動政府聲討以色列

以色列針對真主黨和黎巴嫩強大的軍事行動,早已激起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應。沙特阿拉伯以官方名義發表聲明,指責以色列對黎巴嫩大打出手是“這個猶太國家占領和控制中東地區霸權行徑的延伸”,同時不點名地批評美國,認為正是美國支持了以色列,才導致聯合國安理會無法通過相關決議,使巴勒斯坦合法政府和人民深陷經濟封鎖和生活困境之中。聲明呼吁國際社會不要對以色列肆無忌憚的行動熟視無睹,而應行動起來,拯救中東和平進程。黎巴嫩總理呼吁在國際社會的組織下立即?;?,譴責以色列搞大屠殺,要把他的國家“炸得倒退50年”。

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向黎巴嫩慷慨解囊,以示聲援和對以色列的抗議。沙特國王阿卜杜拉下令向黎巴嫩提供5000萬美元,科威特和阿聯酋均已表示將提供2000萬美元的援助,“幫助兄弟的黎巴嫩應對野蠻的入侵,緩解他們的痛苦”。截至18日,阿拉伯各國允諾的援助額已約1億美元。

然而,畢竟阿拉伯國家的分化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幾天前召開的阿拉伯國家外長緊急會議上,卻發生了劇烈的爭吵。據媒體透露,沙特、約旦、埃及等國或明或暗地批評真主黨挑起戰端,而敘利亞、阿爾及利亞、也門、蘇丹等反以國家則堅決要求譴責以色列。

黎以沖突打得如火如荼,阿拉伯國家卻沒有統一的表態,這不能不說是件很尷尬的事。然而阿拉伯民眾的態度已先于政府,空前地統一起來,沙特國內的什葉派穆斯林公開批評政府表態軟弱,埃及也爆發了反以游行活動。終于在7月18日,埃及、蘇丹、卡塔爾、阿爾及利亞、也門、巴勒斯坦六方同意召開應對以色列侵犯黎巴嫩的阿盟峰會,分析人士認為,這可以看作阿拉伯國家表示團結的一種姿態。

在民眾層面,這幾天反以情緒很高漲。在大馬士革,過往的汽車上飄動著真主黨的旗幟,從出租車和敘利亞電視節目中,不時傳出嘹亮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和抵抗歌曲。雜貨店店主納賽爾說:“這種抵抗活動是唯一能使我們敘利亞人昂起頭的事情。這是美國和以色列試圖擺脫的抵抗。但它們不會得逞。這種抵抗始于伊拉克,然后是巴勒斯坦,現在是黎巴嫩。如今,敘利亞慢慢地也投入其中,還有整個阿拉伯世界?!?

以色列國內也空前團結

就在阿拉伯人開始同聲聲討以色列的時候,以色列國內也空前團結起來。最明顯的表現是,以色列民眾對奧爾默特執政能力的懷疑在持續一周的軍事行動中轉化為肅然起敬,勾心斗角的多黨內閣在這種特別的局勢下也取得了暫時的團結。

7月17日,奧爾默特在議會發表了聲情并茂的講話。“夠了!”他說,“以色列已經到了必須直面現實的時刻,以色列決不允許人質事件再次發生,無論它是來自恐怖主義組織、恐怖主義政權,還是哪一個主權國家?!眾W氏的講話矛頭直指真主黨武裝的“背后主謀”伊朗和敘利亞,指責“德黑蘭—大馬士革軸心”與“恐怖主義的代表哈馬斯和真主黨”訂下了契約。

以色列民眾對政府此次行動表現出了充分的支持。但是由于近年來相對和平的生活已經使以色列人對戰爭感到陌生,因此他們對此次戰火的威脅感到了格外的不安和恐慌。不過老百姓普遍認為,以色列近年來一直遵守聯合國決議,但在2000年與黎巴嫩達成?;饏f議并從黎南部撤軍后,來自黎方的火箭彈仍然不斷,現在真主黨竟然越界劫持以軍士兵,是該動手給他們點厲害看看的時候了。

以色列贏了戰爭,輸了戰略

以發泄仇恨為目標的戰爭,任何一方都不會是贏家。阿盟秘書長穆薩斷言,經過這場黎以戰爭,“中東和平進程已經死亡”。原因很簡單,有了這樣一場殘酷的戰爭,在未來的數年內,巴以談判和敘以談判將很難啟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這場沖突最終引發全面戰爭,阿拉伯國家也許會因此而重新團結起來。

在歷史上,阿拉伯國家曾經很團結。在1948年開始的四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始終站在一起,共同出兵對付以色列和英法等國。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海灣國家更是拿出了石油武器,給美歐經濟造成了災難性的打擊。但此后阿拉伯陣營就開始走向分裂。首先是1978年埃及單獨與以色列簽署戴維營協議媾和,激起了阿拉伯國家的憤怒,阿盟總部從埃及西遷突尼斯,阿拉伯國家紛紛與埃及斷交。接著,以1991年的馬德里中東和會和1993年巴以簽訂《奧斯陸協議》為標志,阿拉伯國家再次分裂,約旦與以色列建交,部分海灣國家和北非國家開始與以色列進行政治、經濟往來。而在1990年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及引發的1991年海灣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分裂成兩大陣營,雙方嚴重對立,埃及、敘利亞、沙特等國甚至加入了美國為首的聯軍。到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給外界的印象是,阿拉伯國家幾乎已經放棄對中東重大問題的參與權。自1948年建立起來的所謂“阿拉伯陣營”至此已名存實亡,而以色列正是借著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分裂,幾十年來平穩地在該地區推進“各個擊破”的戰略,在矛盾重重的中東地區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一場黎以戰爭,重新喚起了阿拉伯人心中的民族仇恨。盡管以色列幾乎肯定會在戰場上大獲全勝,真主黨將遭重創。但正如黎巴嫩《每日星報》的社論所說,“以色列猛攻,只會加強而不是削弱真主黨地位”,以色列即使在短期內成功地消耗掉真主黨的武器庫,甚至完全摧毀了真主黨的軍事能力,也不會減弱真主黨政治上的號召力和吸引力,相反,以色列對黎巴嫩無辜民眾的每一次殘殺,都只會激起阿拉伯民眾的政治情緒,使更多的人站在真主黨一邊,從而不僅在黎巴嫩,而是在整個中東地區催生出更多類似真主黨這樣的激進抵抗組織。

不僅如此,反以呼聲的高漲還將導致溫和派在中東被排擠。哈馬斯的上臺可以說是以色列自己種下的苦果,如今,黎以沖突又把黎巴嫩的溫和派逼到了墻角。而且連日來的反以行動已經牽連到作為以色列后臺老板的美國,如果沖突不停或不斷升級,以色列就會輸了戰略。

以色列政府似乎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前幾天還威脅要打敘利亞,到了18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利夫尼在接見到訪的聯合國代表團時,已經表示在對黎巴嫩繼續實施軍事行動的同時,愿意接受旨在解決以黎沖突的外交斡旋了。以《國土報》則透露,政界消息人士估計以黎沖突可能在20日或是21日結束。畢竟,激怒整個阿拉伯陣營是誰都要好好掂量的。(來源:環球時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