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快訊:日本首相小泉于“8·15”再次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歷數日本首相小泉5次參拜
2001年8月13日第一次參拜
2002年4月21日第二次參拜
2003年1月14日第三次參拜
2004年1月1日第四次參拜
2005年10月17日第五次參拜(來源:新華網)
后記
國際在線報道(評論員康曼):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國際國內一片反對聲中,“8月15日”日本戰敗日悍然參拜了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日本首相以來,連續6年執意參拜靖國神社。小泉此舉,不僅嚴重傷害了曾經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中國人民的感情,還破壞了日本的國際形象。
小泉曾多次辯稱他參拜靖國神社是其個人的“心情問題”,那么,他有沒有考慮過千千萬萬戰爭受害者的心情呢?小泉曾多次為自己參拜靖國神社辯解說,參拜的目的是為戰歿者祈禱,重申不再發動戰爭的決心。但是他參拜的是什么地方?靖國神社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象征和軍國主義的招魂幡,那里供奉的東條英機等14名二戰甲級戰犯是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發動者和指揮者。小泉去參拜這樣一個地方,這是對曾經遭到日本軍國主義踐踏的亞洲各國人民的褻瀆。
如果說日本普通老百姓去悼念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因為老百姓畢竟不是戰爭的發動者,大多數日本老百姓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可是,小泉是日本首相,他的言行代表的是日本政府。他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不僅意味著他本人有極其錯誤的歷史觀,更意味著日本政府非但沒有對過去那段侵略歷史進行深刻反省,反而妄圖掩蓋歷史真相,變本加厲地鼓吹軍國主義。
小泉上任五年來,由于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嚴重損害了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正常發展。14日,韓國總理韓明淑(女)明確指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阻礙了韓日關系未來發展。
近來,連日本的盟國美國的官員和學者都對小泉的行為表示憂慮和提出批評。美東亞研究所所長肯特?卡爾德甚至指出,如果美國人知道靖國的本質,會提出更強烈的抗議。
中日關系因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面臨困難,這對兩國來說都不是什么好事。在改善中日關系方面,中國可以說做得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中日關系面臨困難的癥結,就是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如何解決中日關系的癥結問題,中方說得很明白,只要小泉放棄參拜靖國神社,中日就可以恢復高層對話和往來。
對中方的積極姿態,小泉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仍然一意孤行。但是,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日本最近的民意測驗表明,反對首相參拜的民眾已高達60%,而支持參拜的人則下降到只有20%。小泉的所作所為,讓自己失去了民心,更可悲的是,破壞了二戰后61年來日本在國際上樹立起來的和平國家的形象。過去,日本也一直試圖改變“經濟大國、政治侏儒”的形象。但國內右翼勢力對侵略歷史的錯誤認識,讓日本爭當政治大國的愿望一直難以實現。如今,因為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挑釁,亞洲國家對日本的親近感大大降低,厭惡感急劇上升,使日本成為讓鄰國根本無法信任的國家。可以說,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給日本外交造成了巨大損失,在日本歷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