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從8月11日到24日,以蒙美軍隊為主、代號為“可汗探索-2006”的多國聯合軍演,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郊外舉行,具體地點設在塔旺陶勒蓋(中文譯作“五山”)蒙軍訓練中心。包括蒙古、美國、孟加拉國、印度、泰國、湯加和斐濟等7個國家在內的千余名軍人參加此次演習,部分參演國家的高級軍事代表也將出席。同時,蒙古和美國還邀請中國、俄羅斯、日本、英國等國駐蒙古武官參加演習開幕式。
參演國家驟然激增
自從2003年起每年夏季在蒙古舉行的“可汗探索”軍事演習到今年已經是第四次。與前三次相比,這次演習具有由雙邊變成多邊、規模大、周期長、參演國家和人數大幅提高等特點。實際上,這次演習從今年8月5日就已經開始。演習共分三階段進行,8月5日-10日是準備和人員培訓階段,11日的開幕式宣布演習正式開始。蒙古總統恩赫巴亞爾、蒙軍總參謀長陶高中將和美軍斯蒂芬少將以及一些國家的武官出席開幕式。8月12日-17日是演習的第一階段,主要是首長司令部演習和兵棋推演,第二階段為8月18日-23日,這一階段是實兵演練,24日舉行閉幕式,各國軍人于26日回國。
美軍橫插中俄之間
今年的演習內容是維和與反恐。蒙古并不是一個飽受恐怖活動之苦的國家,為何也要和美國一起舉行旨在維和反恐的軍事演習呢?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蒙古與美國聯合軍演的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其目的在于突出自己在中俄之間的存在,提高本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知名度,發出自己的聲音。因此蒙古在自己的軍隊尚不足萬人的情況下,多次向阿富汗、伊拉克派出維和人員,同時積極推動維和反恐的聯合軍演。
而對于美國來說,選擇與地處中俄之間的蒙古舉行聯合軍演也是有其一番用意的:一方面,可以通過一年一度的軍演擴大和加深兩軍了解與合作,加大在蒙古的軍事影響與存在;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在中國和俄羅斯面前作秀的可能。(向往)
相關報道:臺軍參演夢落空
新快報訊據悉,在本次聯合演習開始之前,臺灣軍方一直嘗試游說美國,爭取參演,但遭到了拒絕。
據臺灣《中國時報》去年11月底引述臺軍高層人士的消息透露,臺灣當局一直在爭取讓臺軍參演。此后又有臺灣媒體今年年初透露,臺灣當局向華盛頓五角大樓和蒙古總參謀部秘密派出兩個“游說小組”,希望能爭取臺軍參演,或者至少讓臺軍以觀察員的身份出現,因為該演習今年將新增“反恐怖”的科目,臺軍可以以此為名號參加。
現在看來,臺軍的企圖已經徹底落空了。(向往)
小資料:“可汗探索”軍演
2003年起,蒙美開始舉行代號為“可汗探索”的聯合軍事演習,這是美海軍陸戰隊首次參加此類演習,也是蒙美間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聯合軍事演習。
“可汗探索”突破了以往蒙美之間“貝克-猿狐”系列演習的民防與救援性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實彈聯合軍事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