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于22日提交了有關核問題的書面答復后,美國開始醞釀制裁,但其他國家反應冷淡。而安理會一致同意制裁伊朗的可能性不大,美國只好另謀出路。據26日的《洛杉磯時報》報道,如果安理會不同意對伊制裁,美國就準備成立獨立的聯盟機構,凍結伊朗的資產,并且限制伊朗的貿易。
美國政府認為,如果俄羅斯等國反對安理會對伊朗實施制裁措施,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將成為安理會之外的獨立聯盟的基礎。美國的提議將包括禁止伊朗領導層人員前往海外活動、凍結伊朗領導層人員的海外資產。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說:“你不需要安理會的權威來實施制裁。我們將繼續加強反擴散安全倡議,以切斷伊朗彈道導彈、核項目的材料和技術供應。我們將根據目前的反恐法律對金融交易采取限制措施。”
博爾頓透露,美國將重點向日本和歐洲銀行施壓,要求他們不與伊朗做生意。有消息稱,美國財政部正與其他國家舉行會談,據說,瑞士的聯邦銀行作出了斷絕與伊朗關系的決定。
對于聯合國安理會,美國自然也不會放棄。根據安理會的1696號決議,伊朗必須在8月31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停止濃縮鈾活動,否則就將面對制裁。博爾頓上周接受采訪時說,美國計劃提出新的決議案,在8月31日的期限后,迅速對伊朗重要領導人實施旅游禁令等制裁措施。有報道稱,博爾頓似乎樂觀地認為,不愿意實施制裁的安理會成員國,如中國和俄羅斯,在看過有關決議案后將會同意。報道引述博爾頓的話說:“大家都在同一陣線上。”
然而,事實恐怕沒有博爾頓所說的這樣樂觀,快速實現對伊朗的制裁不太可能,除了美英積極推動制裁外,其他大國反應相對冷淡。
俄羅斯拒絕推動對伊朗的制裁行動。俄羅斯國防部長伊萬諾夫25日表示,盡管伊朗拒絕停止鈾濃縮,但“對它采取懲罰性行動的時機還不成熟”。法國也于25日表示,它不愿看到西方世界和穆斯林的緊張關系升級,因而希望避免匆忙地懲罰伊朗。德國總理默克爾盡管表示對伊朗的答復不滿意,但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對伊朗實施制裁。作為“六國方案”提出者之一,中國也主張通過對話解決伊朗核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將于9月2日開始對伊朗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避免制裁伊朗的最后努力。
伊朗方面繼續釋放不妥協的信號。26日,伊朗正式啟用中部城市阿拉克附近的重水工廠,為重水核反應堆提供燃料。伊朗總統內賈德在主持啟用儀式上說,德黑蘭不會放棄發展核技術的權利,也不會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相對于輕水反應堆,重水反應堆更容易提取可轉化為核武器的钚元素,因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此舉表示擔憂。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賽菲宣布,伊朗有權在國際法的框架內啟動核設施。他表示,阿拉克重水生產設施對控制癌癥和艾滋病有重要作用,它將作為重水反應堆的降溫降速部分而使用,對提高國家的科技水平和國內工業的發展有益。
伊朗的新重水工廠位于阿拉克附近的洪達卜,在德黑蘭西南部大約190公里處。重水工廠附近部署了數十門高射炮,四周圍著4米高的鐵絲網。出席儀式的外國和伊朗攝影記者、電視臺攝像師,只能在限定的范圍內拍攝。據報道,工廠其實在7月11日就已運作,但8月26日才正式啟用。工廠的核反應堆還在興建中,預計在2009年完工。
對于伊朗此舉,西方分析人士平靜看待。一位歐洲外交官分析說,開始生產重水是伊朗計劃之內的事情,不是新聞。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預測,一旦重水反應堆開始運行,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生產出來足夠制造一枚核彈的钚。
記者 王沖 本報北京8月2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