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1945年9月9日,侵華日軍在南京正式簽字投降,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右)向何應欽遞呈降書(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9月2日電(記者徐壯志)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日,中國抗戰(zhàn)勝利61周年。
這一天,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沉重的一天——為了這一天,中華民族付出了3500萬兒女的重大傷亡;這一天,也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慶祝的一天——在1840年以來的無數次反擊外敵入侵中,中華民族第一次也是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戰(zhàn)爭的勝利。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悠久的歷史中,各種危險和劫難并不鮮見。然而,如日本侵華這樣一段一度使這個偉大的民族面臨生死絕境的歷史卻從未有過。“燒光、殺光、搶光”“萬人坑”“無人區(qū)”“煉人爐”“慰安婦”……一個個駭人聽聞的詞匯,曾是中華民族整整一代人的恐怖記憶。
滔天罪惡,絕不是“拓展生存空間”和“大東亞共榮圈”這樣的名詞就能輕輕粉飾過去的。不管今天日本那一小撮極右翼分子如何抱著早被歷史事實撕破的虛假面具,聲嘶力竭地為侵略行徑進行美化、辯解;不管有多少日本政要如何反復地參拜那些罪惡累累的法西斯戰(zhàn)犯的靈位;不管有多少人公開為戰(zhàn)犯們的罪行開脫……
就如當年正義最終取得了勝利一樣,那蘸著無數無辜生命的鮮血寫下的正義的審判,也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推翻。
我們今天回顧這段歷史,是為了從中汲取教訓,受到警示,獲得啟迪,從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
從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以來,面對外來強敵的侵略和掠奪,中國人民進行了不斷的抗爭,卻一次次以屈辱的割地賠款告終。全面抗戰(zhàn)開始時的1937年,中華民族面對的侵略者看起來比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都更為強大:日本鋼產量580萬噸,中國僅為4萬噸;日本生產飛機1580架、坦克330輛,中國為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落后的國家,就是這樣一支以步槍、手榴彈為主要作戰(zhàn)武器的步兵部隊,“九一八”事變以來與強大的日本陸、海、空軍對抗了整整14年,并贏得了最后的勝利。
這是一場人類戰(zhàn)爭史上空前艱難的抗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同仇敵愾,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國共兩軍分別擔負起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任務。海內外華人華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以各種方式參加和支援祖國人民抗戰(zhàn)……在空前慘烈的戰(zhàn)爭中,中國軍民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以及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zhàn)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杰出代表。
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zhàn)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zhàn)斗意志如此頑強。伏擊戰(zhàn)、破襲戰(zhàn)、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麻雀戰(zhàn)……一個個巧妙戰(zhàn)術,創(chuàng)造了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令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正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在這場最終為中華民族贏得獨立的偉大勝利中,有太多的精神力量值得今天的人們汲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