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大反撲 警告“不許革命”
硬推“臺灣新憲”
施明德率2萬民眾重返凱道 李登輝擬逼扁釋“組閣權”
陳水扁21日下午首度回應倒扁行動,語調溫和卻綿里藏針,反誣搞了近兩個星期的倒扁行動已經鬧夠了,不可再“耗費龐大社會成本”。他更警告倒扁總部說,“暴力革命”絕對不被容許。
倒扁總部宣布10月10日圍攻“總統府”,陳水扁近期也將展開大動作反撲,準備密集出席各種民進黨活動并發表演說,陳水扁更規劃以“臺灣新憲”為題,對數十萬綠營支持者發表演說。
反撲
民進黨擬4“修憲”版本
陳水扁昨日下午出席一個頒獎禮時,對于倒扁民眾要求他下臺的訴求,陳水扁反誣說,“暴力革命”絕對不被容許,群眾運動絕對不是解決政治紛爭的正常手段,最后還是要回歸“憲政”常態。
講話中,陳水扁又暗批倒扁行動在浪費社會成本。陳水扁聲稱,“不能讓仇恨的語言和暴力氣氛無限滋長蔓延下去”。
陳水扁曾多次向美方保證“憲改”不會涉及改“國號”、“獨立”等敏感議題,不過民進黨中常會20日臨時決議,仍將提出一套黨版的“臺獨修憲案”,此案將與另一不涉“臺獨”的“修憲”版本并陳到兩周后的黨內中執會討論。
民進黨原已擬好不涉“臺獨”的“總統制”、“內閣制”兩種“修憲”版本,現加提主張“臺獨”的“總統制”、“內閣制”兩版,變成四版并陳。民進黨“憲改”版本將于10月4日討論定案。
密集發表“憲改”演說
曾經說過不再參加黨務活動的陳水扁,將在參加民進黨活動時,密集發表“憲改”演說:
9月24日他將參加民進黨舉辦的“憲改討論會”
9月28日創黨20周年重返圓山飯店,陳水扁也不會缺席。
民進黨要動員30萬人
9月30日,民進黨在高雄要動員30萬人,為北高市長參選人造勢,陳水扁還要以“臺灣新憲”為題演講。
甚至也在最新一期的“阿扁電子報”里聲稱,“他不會逃避責任,會在未來的任期內完成人民托付”,言下之意,就是不可能提前下臺。
全軍通緝倒扁少校
日前倒扁靜坐活動中出現一名穿陸軍少校軍裝雨衣的男子到場嗆扁,“國防部”相關情報單位卻無法及時搜證掌握,軍方內部傳出全軍已下通緝令,將針對所有陸軍少校階級的現役軍官,比對是否有長相、身高等外貌特征疑似者,逐一過濾清查,在軍方內部掀起一陣白色恐怖。
頻頻約談臺“將領”
陳水扁最近多次舉行和高級“將領”會面或個別約見的行程,一些“將領”也陸續在近來島內倒扁聲浪高漲的敏感時刻再度對陳水扁表達效忠之意,并保證官兵絕不介入相關倒扁活動。
此外,陸軍昨天上午安排記者參訪新竹湖口戰車部隊實彈射擊訓練,由于1964年1月湖口曾發生兵變,牽連當時的“裝甲兵司令”蔣緯國被解除兵權,加上泰軍戰車包圍總理辦公室照片大幅刊登見報后,讓軍方很尷尬。臺灣“陸軍司令”胡鎮埔昨天聲稱,臺灣軍隊“國家化”,軍人干政的問題過去不曾發生,未來也不可能發生。
在臺灣要調動戰車,必須先有各級主管核發的四聯單。派遣戰車營,必須上報到“國防部”,就算調動戰車連也必須有軍團級或“司令部”核準。戰車鑰匙由營長保管、大門衛兵查驗派車單,非戰備時,車彈還得分離管制,想用戰車政變還難。
內斗
李登輝擬逼扁釋“組閣權”
親李重要人士透露,李登輝傾向要打破現在僵局最快的解套方法,就是逼陳水扁釋出“組閣權”,朝向“內閣制”,至于如何做,親李人士強調“已有腹案,但現階段不適合明說”。
“臺聯黨”主席蘇進強證實,李登輝支持“內閣制”,蘇進強表示,“虛位元首也是臺聯選項之一。”言下之意,只要陳水扁成為“虛位元首”,也是化解政局對立的途徑。
國親:不可行
李登輝有意主張“修憲”改為“虛位領導人內閣制”,不過“立委”們多半態度保留。國民黨團表示可行性不高。親民黨團也表示,交出“組閣權”不等于陳水扁認罪,親民黨還是認為陳水扁必須下臺。
倒扁
2萬紅衫軍重返凱道
倒扁紅衫軍原預計昨日凌晨出發返凱道,但是參加人數實在是太多了,總部決定提早,晚間11點30分出發。 由施明德徒步領軍,2萬紅衫軍手持紅色螢光棒,不停比著倒扁手勢,安靜向前走,進入凱道。
雖然明天是非假日,不過民眾精神非常好,有爸爸背著小孩,有剛從補習下課的學生,大家一起安靜的向凱道前進。
警方接獲情資,有挺扁民眾可能從臺北橋駕著吉普車沖撞倒扁民眾,警方不敢大意,不但凈空忠孝西路,還出動鎮暴警察拉起蛇籠戒護。
臺警拆東難補西墻
倒扁活動發起遍地開花后,因遭挺扁者鬧場,在南部接連引發兩派民眾沖突,也凸顯了南警北調后,臺灣南部警力無法因應連續而來的群眾運動。臺灣“警政署”已緊急將支持臺北市3000多名警力調回,目前只剩下1300名警察因應凱道上的集會。
怕暴力不斷,臺南、高雄等地方不愿再借調警力給臺北市。
鏈接
美國智庫專家稱
不憂呂秀蓮繼任
臺北不時傳出一種說法稱,美國對呂秀蓮不放心,所以寧愿陳水扁繼續留任。對于這種說法,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葛來儀認為,這說法純屬謠言。 葛來儀表示,誰擔任“總統”,美國并沒有偏好,也不選邊站。
《聯合報》斷言
蝴蝶效應已形成
臺灣《聯合報》刊發文章說,盡管陳水扁仍信誓旦旦不下臺,但蝴蝶效應已開啟。(蝴蝶效應源出:“巴西一只蝴蝶翅膀的振動,可能在加勒比海引發颶風”一語)。劍嘯(來源:東南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