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在即,打算外出旅游的市民在認真準備隨身物品的同時,也不要忘記了解一下旅游目的地都有哪些風俗禁忌。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了解一下當地的風俗禁忌、文明禮儀,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能體現游客自身的素質。
東南亞地區
東南亞線路是國內開放較早的境外旅游線路,這些國家對中國游客已經累積了豐富的接待經驗,對中國游客的一些習慣也具備了相當的包容性。但是,東南亞諸國宗教信仰復雜,一些風俗禁忌還是需要注意。
不可騎在佛像上拍照。在東南亞的佛教國家,旅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行動,會被視為“罪惡滔天”。曾經有游客由于跨坐在佛像上大拍紀念照而被刑罰。
千萬別碰黃牛。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黃牛是神明的“神牛”,對“神牛”,不準鞭打,不準傷害,不能役使,更不能宰殺吃肉。當在公路或鬧市遇到了“神牛”,行人或車輛都要回避、繞行,尼泊爾政府還將黃牛定為“國獸”,誰若傷害、鞭打它,是要罰款和判刑的。
左手不潔。去印度或中東旅游,吃飯和接拿東西,只能用右手,絕對不能用左手。因為,這些國家的人一般是用左手洗澡,上廁所,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所以,用左手接拿食品是對主人最大的不禮貌。
不要摸小孩的頭。印度等地的人們不希望別人摸自己頭上的任何一部分,他們也不喜歡去摸別人。他們認為,頭部是人體最高的部分,也是人體中最神圣無比的部分,尤其是孩子的頭,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允許觸摸。
買酒有時間限制。在泰國有個規定,凌晨2時以后不準再買酒,否則會被警察處以罰款。在印度新德里,星期二、星期五、公休日以及每月第一天為禁酒日。
日本人忌“八筷”。日本人在進餐用筷時,有八忌:1.舔筷;2.迷筷,手拿筷子,拿不定吃什么,在餐桌上四處尋游;3.移筷,動一個菜后又動另一個菜,不吃飯光吃菜;4.扭筷,扭轉筷子,用舌頭舔上面飯粒;5.插筷,將筷子插在飯上;6.掏筷,將菜從中間掏開,扒弄著吃;7.跨筷,把筷架在碗、碟上面;8.剔筷,將筷子當牙簽剔牙。
歐洲和澳大利亞
近年來,到歐洲或澳大利亞等地旅游的國內游客逐漸增多。雖然歐洲各國和澳大利亞的風俗習慣沒有東南亞國家那么復雜,但是這些國家更加注重語言交流、用餐禮儀和衣著打扮等一些文明禮儀,國內游客也應該作些了解。
不要過問私事。如果去英國旅游,那么要記住千萬不能像在國內一樣,問人家“你去哪兒”,“吃飯了嗎?”等問題,他們討厭別人過問他們的個人生活。同時,英國人更忌諱別人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這些都是他個人生活的秘密,絕不允許別人過問。
西方人厭惡“13”。一般西方人都極端厭惡“13”這個數字,在任何場合都會極力避開它,樓層中的12上面便是14,宴會廳的餐桌14號緊接12號,每月13號,西方人都感到惴惴不安。西方人認為13是個不幸而兇險的數字,它源于《最后的晚餐》,耶酥和弟子們一起吃晚飯,第13個人是弟子猶大,他為貪圖三十塊銀幣,將耶酥出賣了,使耶酥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流傳很廣,影響極深,西方人憎惡猶大,故把“13”這個數字當作“不幸的象征”。
女人上街必須戴耳環。如果到西班牙去旅游,那么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環,若沒有戴耳環,就像一個正常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
千萬別弄碎玻璃器皿。去匈牙利旅游,不論是住店,還是用餐,千萬別弄碎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器皿,就會被人認為是要交逆運的先兆,那樣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去歐洲不要穿戴假名牌。歐洲尤其是法國海關對中國游客的個人檢查十分嚴格。前往歐洲的游客不要穿戴歐洲制造的假冒名牌,以免在入關時被沒收,甚至將面臨單件500歐元、10件以上30萬歐元的高額罰款。
澳大利亞過海關比較嚴格。禁止游客攜帶任何奶制品、蛋制品、肉類制品等入境。很普通的食品“蛋黃派”因為里面含有蛋黃,也會被查扣。而在中秋節期間,純蓮蓉餡月餅和含有蛋黃、肉類和豆類餡料的月餅都是禁止入境的。
國內少數民族地區
長假期間,也有很多游客選擇到西藏、新疆、云南等地的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旅游,因此了解一些民族風俗禁忌,可以和少數民族更加輕松愉快地交流,也可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傣族的風俗禁忌。西雙版納是中國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風俗禁忌大多與佛教有關,到西雙版納旅游應該注意的有以下幾點:遇上傣族群眾在祭祀寨神時,千萬別進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頭。進寺廟參觀一定要脫鞋。 進了傣族群眾家,千萬不能窺看主人的臥室,也不能從火塘的三角架上跨過。
來源:金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