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9)日下午4時,日本侵華老兵鹽谷保芳帶著他將要捐贈的物品抵達成都雙流機場,以給博物館捐獻日軍軍品的方式償還血債;以講演方式告知后人戰爭真相,以史為鑒,圖謀未來。這已是這位86高齡的老人第22次來華謝罪,今日將把所帶的侵華罪證———當年侵華日軍的中將制服和一把沾滿血跡的軍刀捐給建川博物館,并將展開一系列演講。
21年來他22次來華謝罪
下午4時,雙流機場,86歲高齡、身高不足1米6的鹽谷保芳一手拄杖,一手費勁地拖拉行李箱,戴著鴨舌帽一步一挪從候機廳走了出來。這已是這位老人第22次來華謝罪,也是他從1985年以來第4次來蓉。
“一個人要是做了虧心事,犯了罪,不去認真反省謝罪,他的心靈一生也不會得到安慰。”鹽谷保芳自稱“老鬼子”,他1940年被強征入伍后編入臭名昭著的日軍第59師團,在山東作戰4年,犯下不少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前,他在朝鮮境內被蘇軍俘虜,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服苦役3年。1948年回到日本時,鹽谷一身重病,體重只剩下37公斤。問及其來華謝罪的原因,鹽谷保芳說,服兵役回國的那時候他夜里常常做噩夢,夢見被殺的八路軍戰士來找他算賬。他常常驚叫:八路軍來啦!從夢中驚醒一身冷汗……1985年,鹽谷開始了他的謝罪之旅,至今已堅持了21年。
鹽谷保芳坦言,在4年的侵華生涯中,死在他槍口下的中國人不下10人。正是這些不死的冤魂,構成了對他在戰后50多年里的“內心審判”。
捐獻讓實物教育后代
“用實物教育后人比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更有說服力。”鹽谷保芳說,由于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那段歷史,所以只有用實證讓他們來記住和回憶。
21年來,鹽谷保芳不僅來華鞠躬下跪謝罪,還向眾多博物館捐贈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罪證,比如軍靴、軍刀等,他說這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當年歷史真相,也向更多人表達自己的懺悔,“自己的物品捐完了,我就從日本其他收藏家手中去收集”。淘換罪證過程,鹽谷以“非常困難”詞匯形容,在日本收集這些戰爭遺留物,那些參戰軍人的子輩要么不給,要么索取高價。據建川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鹽谷保芳這是第3次到他們博物館了,捐贈的物品先后也有大約100件,每次都特別虔誠地鞠躬謝罪。
除把帶來的物品捐贈給建川博物館外,在接下來的幾天鹽谷保芳還將與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一起共同舉行2-3場演講,通過“以史為鑒,永保和平”的主題告誡后人要記住歷史,首場演講將于31日下午2時在西南民族學院拉開。 (天府早報 作者:侯林利 劉筱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