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記者翁翔 民主黨最終在美國中期選舉后的第一天確認奪回國會參眾兩院的控制權。但當天真正讓華盛頓感到震動的消息是拉姆斯菲爾德辭去美國防部長。中期選舉是美國選民對伊拉克戰爭的一次全民公決,身為總統的布什不得不順應民意。只是大多數人沒想到布什“低頭認錯”來得這么突然。
選舉前一天美軍報發表拉氏該下臺了的社論
就在中期選舉前不久,布什還在媒體前信誓旦旦地表示:拉姆斯菲爾德在任滿前不會下臺。沒料到在中期選舉前,布什就已決定無論選舉結果如何,拉姆斯菲爾德都要走人。他和拉姆斯菲爾德及接替人羅伯特·蓋茨在克勞福德農場已進行過密談。8日,布什在白宮記者會上透露說:“在和拉姆斯菲爾德進行了一系列深思熟慮的談話后,我們一致認為,現在是更換國防部領導人的適當時機?!?
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布什上臺6年來最重大的一個決策行動,也是最受非議的一個決策。隨著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事得到證實,伊拉克境內暴力事件層出不窮,美軍在伊拉克的傷亡人數不斷上升,美國國內對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批評聲不斷升級,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不斷下滑。作為伊拉克戰爭的設計師,拉姆斯菲爾德自然成為人們攻擊的直接對象,該不該下臺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拉氏本人。性格倔強的他在國會議員的逼問下也公開表示自己曾兩次提交了辭呈,但都被布什挽留。
此次中期選舉,伊戰成為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辯論的焦點話題。布什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政策已讓共和黨候選人感到大勢不妙,“倒拉”再成風潮。在選舉的前一天,美軍四大兵種的軍報同時刊載“是拉姆斯菲爾德下臺的時候了”的社論,批評拉氏已失去了美軍方領導人、國會和民眾對他的信任。民主黨人取得選舉勝利后即表示,布什在中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應是將拉氏撤職。
早在一個月前布什就有了撤換拉氏的跡象
拉氏已成為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的“象征”,布什順應民意撤換了拉氏。對于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一向桀驁不馴的拉氏顯得有些無奈和黯然神傷。但拉氏在白宮的告別講話還是不忘展現其幽默的一面,他引用邱吉爾的話說:“批評讓我受益匪淺,但我也決不會因為沒有批評而痛苦?!崩贤瑫r意有所指地表示:“它(伊拉克戰爭)不被了解,它太復雜了,人們難以明白?!痹诶想x開白宮時,布什用手輕輕拍打拉氏的后背表示安慰。
拉氏兩任國防部長,是切尼從政的啟蒙老師,布什撤換這樣一個內閣重臣說明在未來兩年里布什將不得不調整其伊拉克政策。白宮的助手透露說,實際上早在一個月前就有了撤換拉氏的跡象,布什在與拉氏每周的會晤中都會商討伊拉克問題下一步該怎么辦,布什以這種方式向拉氏表達了他要換人的想法。切尼的發言人拒絕透露切尼是否是一如既往地反對撤換拉氏。
布什承認選舉失利是一次重擊但仍希望駐伊美軍“得勝歸來”
布什總統在8日的新聞會上承認,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的失利對他是一次重擊。他同時說,伊拉克戰爭進展不利是共和黨失利的主要原因。“我承認許多美國人昨天投票表達了他們對那里進展的不滿。”他說。他認為他的伊拉克政策推動速度過慢或者說沒有帶來足夠的進展。但是布什強調,這并不意味著美國軍隊現在就會撤離伊拉克,“我也希望部隊回來,但我要他們得勝歸來”。
布什警告美國的敵人不要因為民主黨即將接掌國會眾議院而感到高興。他說:“不管誰是美國總統,他都不會放棄保衛國家的職責。我們在如何保衛國家的問題上看法不同,但是我們都致力于保衛美國。這就是我的信念。”
布什在9日開始與民主黨領導人舉行磋商。他強調說:“讓我們走出這次選舉,擺脫黨派分歧,我們就可以開創一個新的合作時代,在今后兩年,為美國人民創造一個富有成果的兩年。”
即將成為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表示,拉姆斯菲爾德的離任是努力解決伊拉克局勢的一個新開端。不過她表示:“民主黨不會找共和黨報仇,而是要幫助美國人民向前邁進,這就是我們的議程。”
新提名的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曾在1991年至1993年在老布什政府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目前擔任得克薩斯州農工大學校長。蓋茨1966年就進入了CIA,在那里工作了27年,服務于多位美國總統。2004年布什曾提名他擔任首任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但遭其婉拒。
擁有豐富情報工作經驗的蓋茨在華盛頓被廣泛接受,他的行為方式與拉姆斯菲爾德截然不同,軍方領導相信他們的意見能得到充分的表達和尊重。蓋茨將如何扭轉美軍在伊拉克所面臨的被動局勢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信他不會像拉姆斯菲爾德那樣成為伊戰失敗的“避雷針”和“替罪羊”。
中國青年報華盛頓11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