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宣布“無畏”號翻修計劃
美國航空母艦“無畏”號60余年前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立下汗馬功勞,但因推進器內淤泥沉積,“無畏”號早已告別征程。
為拯救“無畏”號,美國海軍宣布,將斥資300萬美元,海上作業清理船身。市政官員表示,將籌集6000萬美元用于翻修整新。
翻修計劃
由于推進器內淤泥沉積,“無畏”號長期停泊于哈得孫河,扮演著“‘無畏’號海空博物館”的角色。
“無畏”號博物館基金會主席比爾·懷特11月11日在美國“退伍軍人節”紐約市的游行中說:“‘無畏’號迎來了最好的消息:我們將拯救它。”
“無畏”號航母長約270米,排水量2.7萬噸。盡管推進器還存在,但由于沒有引擎,它無法獨立破浪前行。根據翻修計劃,拖輪將把它從紐約曼哈頓韋斯特賽德的停泊地拖到新澤西州貝永的造船廠整修。整修工作將持續兩年,預計耗資6000萬美元。
一支民用拖輪小隊6日試圖拖動航母,但由于24年沉積下來的厚厚淤泥卡住推進器,“無畏”號僅移動幾英尺,便拒絕挪動。
美國海軍表示,將額外撥款300萬美元用于海上作業,清除航母尾部淤泥,恢復推進器能力。美國陸軍工程兵團也將參與其中。
多方協作
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發言人帕特·多蘭說,海軍很高興能提供協助。
除海軍附加資助的300萬美元,整修工程還需得到6000萬美元的翻修資金。市政官員表示,他們計劃從聯邦、州政府、市政府和私人基金中籌集這筆款項。
清除淤泥的工程將在接下來幾個星期內開工。不過,懷特說,海軍和工程承包商還沒有制定拖動航母的具體日程。
對于海軍給予的資助,懷特非常感激。他說:“‘無畏’號將盡全力償還海軍的這筆支出。”
由于年久失修,“無畏”號一度進入拆船廠險遭解體。上世紀70年代,紐約建造商扎克·費希爾將它從拆船廠中救出。此后,“無畏”號成為軍事紀念館,其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上陳列的軍用飛機每年吸引了超過70萬人前來參觀。經過這次翻修,“無畏”號將為公眾開放更多的內部空間,升級展品。新華社陳立希
光輝歲月
“神風”襲擊沒能摧毀它
“無畏”號1943年投入軍事使用。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它對打擊日軍力量起到主要作用。
“無畏”號在二戰時遭5次日本“神風”敢死隊的襲擊、7次炸彈襲擊和1次魚雷攻擊,共計270名船員喪生。然而,所有這些襲擊都未能摧毀“無畏”號。此后幾十年中,“無畏”號又參加了一系列軍事活動。
在美國太空計劃初期,“無畏”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宇航器回收艦。2001年“9·11”事件后,它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基地,紐約市政府和聯邦政府官員還在“無畏”號上設立了緊急工作中心。新華社 陳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