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金字塔”式建筑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據古籍記載,女媧氏乃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位無所不能的女神,是在大地上創造人類、化育萬物的母親。古時出現天崩地裂,“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由于這個神話傳說,后人因此把彩色異常的石頭叫“女媧石”。
遼寧牛河梁遺址多處遺跡與神話傳說驚人吻合
在華夏子孫中,很多人都聽說過“女媧補天”的故事,但多少年來,關于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一直是個謎。日前記者到遼河流域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采訪,驚喜地獲知這里許多重要的發現都與女媧有關。
紅山女神像:與女媧有關?
牛河梁遺址位于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建平兩縣交界處的牛河梁村,是一處原始社會末期的紅山文化遺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遼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了一座女神廟,并在廟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與真人一樣大的泥塑女神頭像,和女神頭像同時出土的還有6個大小不同的殘體泥塑女性裸體群像。
牛河梁女神廟出土的這些彩塑女神像,其高度的藝術概括可與西方的維納斯相媲美。但值得注意的是,已出土的女神上臂塑件空腔內帶有肢骨,因遭火焚多成灰渣,專家推測有可能是人骨。
聯系中亞曾有在人頭骨涂泥成像的崇拜形式,牛河梁女神像有可能是以現實中的人物為依據塑造出來的。它使億萬中華子孫第一次看到用黃土模擬真人塑造的5000年前祖先的形象。
那么,牛河梁女神像是否與傳說中的“女媧氏”有關?古籍記載中,女媧的第一大功勞就是“搏黃土做人”。而牛河梁女神帶有肢骨的塑件,與古籍記載有驚人的相似。
“金字塔”頂:煉“女媧石”之處?
在距離牛河梁女神廟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經初步發掘證實,這座土山竟全部是用人工夯筑起來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徑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內石圈直徑為60米,外石圈直徑約為100米。
小土山的形狀為圓錐形,小抹頂。上面是用3圈石頭圍砌起來的,每一層石頭伸進去10米,高度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頭圍砌起來。圍繞小土山周圍的山頭上,還發現有30多座積石冢群址,整個積石冢群都是圓錐形,大抹頂,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樣的。據朱達講,當初發現“金字塔”時,山上到處散布著帶有紅山文化特征的“之”字紋彩陶片以及冶銅坩堝片。而“金字塔”頂部是煉銅遺址,有1500個煉紅銅的坩堝,每一坩堝約有1尺多高,鍋口約有30厘米,像現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
那么,這座“金字塔”式建筑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據古籍記載,女媧氏乃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位無所不能的女神,是在大地上創造人類、化育萬物的母親。古時出現天崩地裂,“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由于這個神話傳說,后人因此把彩色異常的石頭叫“女媧石”。
牛河梁大金字塔頂煉紅銅(是否就是五色石)的遺址,與此神話傳說中女媧煉五色石極相吻合。
無足玉龜:女媧“斷龜足”的佐證?
考古工作者又對圍繞大金字塔周圍的小金字塔群進行了部分發掘,其中出土大批玉器。
一座積石冢的中心大墓里出土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頭部兩側有兩個大玉環,胸中佩帶著雙龍相交的勾云形班次佩,頭的上部有玉箍,腕部有鐲。特別令人感興趣的是,死者雙手各握一玉龜,一雌一雄,相配成對。
我國著名考古專家蘇秉奇先生認為,玉龜可能是當時的氏族部落集團的圖騰崇拜物或保護神。另據專家考證,遼寧、吉林兩省一帶農村的民俗現在仍很流行龜崇拜,男女青年結婚時,房頂上都要貼一幅四龜相交的大團花式圖案剪紙。另一座積石冢也發現了伴有20余件玉器的墓葬。死者的胸部也佩置一碧綠色玉龜。
奇怪的是,這兩座積石冢中出土的玉龜均無頭無尾無足,渾然一體。它到底意味著什么?聯想到古籍記載中女媧補天時“斷龜足以立四極”的神話傳說,這個無頭無尾無足的玉龜不也與神話傳說相契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