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美國小伙結婚當天駕車撞上“便衣”
11月25日,5名美國紐約便衣警察因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連開50槍,射殺一位當天即將結婚的新郎,并打傷新郎的兩名同伴。這一事件立即在美國掀了軒然大波,再度引發了人權組織和民眾對美國警察粗暴執法的高度關注。
紐約警察連開50槍
紐約警方一名女發言人26日說,死者名為肖恩·貝爾,現年23歲,家住紐約皇后區,原計劃25日舉行婚禮。
25日清晨,貝爾在夜總會參加完婚前最后一次單身聚會后,和幾名好友駕車準備離開。但貝爾的車撞到一名正在夜總會執行任務的便衣警察,然后又與附近一輛沒有標志的警車兩次相撞。隨后,警察向貝爾的車開槍射擊。
夜總會附近居民亞伯拉罕·卡馬拉回憶說,25日清晨4時左右,他正準備開始工作,突然聽到遠處響起連續的槍聲,“最初好像有4聲槍響,然后就砰、砰、砰連續響起。”
警方事后說,共有5名警察對車開了約50槍,其中21槍擊中目標,貝爾當場中彈身亡。坐在他身旁的好友約瑟夫·古斯曼至少中了11槍,坐在車后排的好友特倫特·貝尼菲爾德則3處中彈。子彈還打中附近的房屋和車站,甚至擊中了一幢民宅里中的電燈,所幸沒有居民受傷。
傷者立刻被送往醫院接受搶救。古斯曼傷勢嚴重,情況危急;貝尼菲爾德情況較穩定。另有3名警察在事件中受輕傷,接受治療后已出院。
警方無法自圓其說
紐約警察局警長凱利說,警方經常收到舉報說,這家夜總會“涉及毒品、色情和武器”。因此,事發當天共有7名便衣警察到此秘密執行任務,搜集相關證據。
警方解釋說,事發前,警察偷聽到貝爾一伙人中的一人說汽車中有槍,于是當貝爾3人離開夜總會上車時,便衣警察公布身份并攔住了他們,但貝爾等人試圖開車撞擊警方車輛逃跑,促使警察們只好開槍,“雖然事后警方沒有在車內發現任何武器,但眼下還不能急于判斷警察開槍是否屬于正當行為。”
“關于今天早上發生的槍擊事件,現在想要得出結論,還為時尚早。”紐約市長布隆伯格25日發表聲明說,“我們認為,現場的警察可能出于某種原因,以為一場沖突即將爆發,因此(開槍)以阻止情況惡化。”
凱利說,開槍的這5名警察都是經驗豐富的警官,以前從來沒有在執勤時開過槍,“在檢察官結束對這幾名警察的調查前,我無法直接詢問他們開槍的動機。”
夜總會的攝影師羅伊·布朗稱,貝爾和朋友在夜總會中表現良好,他們甚至沒有喝酒,只是在觀看表演,布朗說:“他們像其他男人一樣在那兒娛樂,觀看女人的表演。”貝爾和他受傷的朋友都是黑人,至少3名開槍的便衣警察也是黑人。
新郎之死激起民憤
貝爾于婚禮當天死于警察槍口下,引發其家人和美國一些民權組織強烈抗議。
黑人民權領袖雷夫·沙普頓25日在醫院看望傷者后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貝爾家人和貝爾22歲的未婚妻尼科萊的包圍中,沙普頓說:“我將和這個家庭站在一起。這件事情太令人反感。警方所說的一些情況讓人感覺不對勁。”
沙普頓說,貝爾和未婚妻從中學時代就相愛了,目前,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只有5個月大。
他還說,他發現兩名傷者被警方用手銬銬在病床上,對此他深感憤怒,“我們不是反對警察,而是反對警察的暴行。”
貝爾的堂兄弟羅伯特·波特說,貝爾不是那種喜歡和警察作對的人,“他品行端一,為人正直”。
波特說,大約250名親屬應邀從美國各地趕來參加貝爾的婚禮,但不料婚禮變成葬禮。
“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波特說,“這本該是多么美好的一天,他即將擁有一個完美的婚禮,和妻子和孩子永遠生活在一起。但悲劇發生了。”(張代蕾 徐冰川)
【國際觀察】三大原因促美國警察開槍
美國媒體和社會觀察家認為,貝爾被槍殺的背后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反恐神經過于緊繃。紐約是美國本土反恐怖最前沿,警察受訓時被告知,一旦覺得對方有“恐怖嫌疑”,就毫不客氣地動手。
二是特權思想作怪。紐約警察一直深受丑聞困擾,其中相當多的丑聞根源是警察特權思想作怪。
三是種族歧視根深蒂固。不久前美國人權組織做過調查,紐約警察的種族思想相當嚴重,遇到嫌犯是有色人種的時候,開槍的幾率大得多。徐冰川
【國際檔案】美國警察多次殺無辜平民
1999年,西非移民阿馬杜·迪亞洛在美國布朗克斯被警察開槍打死。死者手無寸鐵,身中19槍。開槍的4名警察后被宣判無罪。
2003年,紐約警察突擊搜查曼哈頓一座倉庫時,開槍打死一名非洲移民。死者名為奧斯曼·宗戈,來自布基納法索,當時正在倉庫內修理樂器。宗戈身中4槍,其中背部兩處中彈。(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