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淑貞 來源: 人民網-現代快報 ![]() |
擁有一副極為接近人類的面孔和神情 |
人民網11月24日電 據現代快報報道,先進技術不僅能賦予機器人高“智商”,還能給它一副人類的面孔和身材。美聯社22日報道了由一名美國男子研制的幾個類人機器人。這幾個機器人和真人站在一起,完全能夠以假亂真,可以作為單身者的伴侶。
相似程度令人不可思議
這幾個類人機器人的研制者戴維·漢森,是美國達拉斯一家機器人公司的員工,也是一位先鋒藝術家。由他制造的類人機器人腦袋看上去和真人一模一樣。面部的皮膚由一種類似人類皮膚的材料制成,手感真實。這種材料由漢森發明。
裝有電池的類人機器人能行走,能和人對話,而且面部表情豐富。雖然頸部以下看起來不怎么像人,但機器人頭部和人類的相似程度令人不可思議。“簡直太酷了!機器人的發展又向前邁了一大步。”機器人專家康迪·西德納說。
漢森正在考慮研發兩條腿的機器人。他希望機器人有著真人一樣的腦袋,能跳舞,能使眼色,能說話,能識別人臉,但并不和真人完全一樣,而是更具漫畫效果。“我研發的機器人會和日本漫畫電視劇里的無敵小飛俠長得一樣。”漢森說。
漢森希望能在一年內將他研制的類人機器人推向市場,每個機器人售價3000美元。
能否被接受還成問題
對類人機器人的極度癡迷被稱為“詭異谷”綜合征。“詭異谷”來自日本機器人學家森政弘提出的“詭異谷假說”。假說認為,在人和非人(諸如機器人)的互動中,人對非人的喜好程度與非人和人之間相像的程度并不成正比。起初,喜好程度確實會隨著相像程度提高而上升,但達到一定程度后,人對它的喜好感會急劇下降,甚至會轉成負面的厭惡。
漢森曾在迪斯尼“幻想工程實驗室”工作。對于“詭異谷”綜合征,他表示完全可以接受。他說,研發類人機器人給他帶來無限樂趣。他曾在一個藝術作品展上展出一個以自己為模特的機器人。按漢森的說法,這是一個“龐大的、無家可歸的、被裝在盒子里的機器人”。
漢森坦言,他對類人機器人的癡狂可能令一些科學家難以理解。因為他們擔心,機器人的外貌和人類如此相像,可能會對人類的主導地位構成挑戰。“模樣完全和人一樣的機器人,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恐懼。他們害怕自己作為主人的身份被機器人奪取。所以,類人機器人的市場可能會分化為兩極。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漢森說。
賦予人性顯得更為重要
漢森的類人機器人研究只是機器人領域的一個次要方面。目前,大多數科學家更關注的不是機器人的形貌,而是機器人的智能和人性。有科學家稱,要推動類人機器人的變革,需要賦予機器人更多的人性。
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研發小組負責人辛西婭·布雷齊爾說:“在我看來,適應人類環境是機器人的終極目標。人類環境相當復雜。我們目前正在加強機器人技術系統的運轉能力。”她希望看到,受軟件和齒輪操作的機器人能和人類一起工作,協助人類工作,甚至把人當作工作對象。她說:“目前,普通機器人只能把人當作一把椅子來理解。我們的目標是,機器人能把人當作人來理解。”
布雷齊爾的研究小組希望機器人能充當招待員、物理治療家等。目前,他們即將完成對一個泰迪熊機器人的制造。這個機器人能從身心兩方面照料生病的小孩,能哄得孤獨癥兒童開開心心。他們還在制作一個可愛的企鵝形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能和人進行眼神交流,還能在人說話時點頭。研究人員稱,這種機器人將主要用于最需要人文關懷的領域,如對老人、兒童和殘疾人進行特殊護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