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拍攝到的火星表面水槽痕跡
火星表面的水流沖刷痕跡
騰訊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全球勘測者”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新鮮”水流痕跡存在的證據。
NASA圣迭戈馬林空間科學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肯尼思·埃格特(Kenneth Edgett)表示:“我們此次發現的情況完全在意料之外:在火星南部區域分布著一些可能是液體沖刷留下的痕跡。”初步的分析顯示,這些液體沖刷痕跡產生的時間就在最近五年之中。
火星表面的隕石坑
液態水留下的溝槽
NASA的專家是在對“火星全球勘測者”拍攝到的一些河床和溝槽類構造進行分析后得出上述結論的。盡管在照片上并沒有直接看到流水,但其上卻可以清楚地看到許多溝槽--科學家們認為,這只能是水流快速通過時留下的痕跡。
據介紹,探測器此次拍攝的對象是一座環形山。NASA在1999年和2001年也曾對這一地區進行過拍攝,而在2004年和2005年獲取的最新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清楚的沉積物痕跡。專家們認為,這些沉積物可能是由水流帶到這里的。
此前,科學家們也曾在火星赤道和極地附近記錄到過曾經有水存在的證據,但它們均呈固態或氣態。而新近發現的有液態水存在的證據將進一步增強一個存在已久的猜想:在火星上存在著微生物群落。
隕石撞擊前后的照片對比
由于火星大氣非常稀薄,同時溫度也非常低,因此液態的水是無法在長期在火星表面保存的:它們要么很快被凍結,要么會立即蒸發。因此有科學家猜測,火星上液態的水可能來自地下,正是它們在凍結之前將大量的“沉積物”帶到了地面。除此之外,還有專家認為,火星上的水有可能是極地冰雪融化的產物。
肯尼思·埃格特指出,目前還很難說液體是如何對火星表面造成影響的。但他同時強調,“火星全球勘測者”拍攝到的沉積物有可能是水蒸發后遺留下來的。
同時,馬林空間科學系統研究所負責人邁克爾·邁蘭也指出,對火星表面構成影響的并不是純凈的水,它們更像是泥水。
除此之外,邁克爾·邁蘭表示,除了發現在火星上有液態水存在的證據外,借助“火星全球勘測者”還成功找到了火星上環形山形成的特點。在他展示的一幅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因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環形山:該隕石的直徑只有數米,其撞擊時的速度為每秒5-7秒,而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10萬噸TNT。
“火星全球勘測者”探測器于1996年11月7日發射上空,重量為1060千克,主要任務是研究火星的表面、大氣層和磁層的情況。它由NASA下屬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控制,但其上個月突然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無線電聯系。科學家多次嘗試同其取得聯系,但每次均告失敗,他們擔心“火星環球探測者”號所肩負的使命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