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8 10:58:20 來源: 中國青年報(北京)
核心提示:日本《讀賣新聞》6日報道說,“圍繞海洋權益,日本與近鄰諸國在東海油氣田開發爭端等問題上發生紛爭,但日方應對遲緩,暴露出缺乏綜合性的海洋政策”,“作為傳統海洋國家,日本的海洋政策在各個方面存在頗多破綻”。
12月8日消息:近日,日本執政黨推出《海洋基本法案》草案,提出要在內閣府設立“綜合海洋政策會議”,內閣將新增一名“海洋政策擔當大臣”,全力整合和強化日本的海洋政策。這是日本首次提出綜合性海洋政策法案,有分析稱:“日本政府各部門團結一致,從長遠觀點出發制定并推行海洋政策具有重大意義。”
日本《讀賣新聞》6日報道說,“圍繞海洋權益,日本與近鄰諸國在東海油氣田開發爭端等問題上發生紛爭,但日方應對遲緩,暴露出缺乏綜合性的海洋政策”,“作為傳統海洋國家,日本的海洋政策在各個方面存在頗多破綻”。報道稱,“在過去10年間,歐美以及中、韓等國為活用專屬海洋經濟區,均新設或強化主管海洋政策的部門,并出臺了與海洋相關的基本政策”,“與此相對應,日本既沒有海洋基本法案,主管海洋政策的職能又分化到外務省、經產省、國土交通省、農林水產省、文部科學省等多個部門,政府缺乏整體‘海洋戰略’,現今存在的各省廳聯絡會也是形同虛設”。
今年4月,在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秀直(現干事長)提議下,以執政黨為核心的部分議員和專家成立了“海洋基本法研究會”(會長為原防衛廳長官石破茂),并推出了這部《海洋基本法案》的草案。《海洋基本法案》旨在改變目前相關省廳間各自為政的局面,在管理專屬海洋經濟區、保護海洋環境、開發大陸架和海底資源等領域實施綜合有效的政策。該法案明確指出,“國家應有計劃綜合制定管理海洋的措施,并有責任予以實施”,并提出國家有義務完善海洋調查體制,振興與海洋相關的教育并加大研究和開發力度。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打算今后在調整具體條文的基礎上,呼吁在野的民主黨予以合作,并在明年的通常國會提交法案。
據悉,新設立的“綜合海洋政策會議”以首相為最高領導,成員包括“海洋政策擔當大臣”等相關省廳的閣僚及專業人士。這個組織相當于目前內閣府存在的“經濟財政咨詢會議”,具有強大權限。除負責制定與海洋政策相關的預算外,還要匯總作為長期海洋政策指針的“海洋基本計劃”。“海洋基本計劃”主要包括“開發、管理和利用專屬經濟區及大陸架,確保海上運輸,確保日本海洋的安全保障”等,每5年修改一次。
對于法案前景,有分析指出,通過政治主導方式確定的海洋基本法案是否具有實效性尚不得知,但法案必然會引起那些不希望權限被縮小的省廳的抵抗和掣肘。
社科院日本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高洪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日本的改革總體是朝著“小政府、大社會 ”的方向發展,但有幾個方面是例外。外務省計劃從現在的幾千人擴大到上萬人,屬于“由小到大”;防衛廳即將升格為防衛省,是“由低變高”;設立海洋政策擔當大臣,創建“綜合海洋政策會議,屬于“無中生有”。
高洪先生分析說,這一切都是隨著日本“戰略派”抬頭實現的。安倍為首的“戰略派”組成的新保守政府把國家的實際戰略需要作為國家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歷史問題、意識形態、價值觀都可以調整,但在核心問題上不會讓步,更不會像小泉堅持參拜靖國神社一樣“感情用事”。“他們從現實主義出發考慮問題,該做的、需要做的,一定會做。”高洪說。
其實,日本政府關注海洋問題由來已久。高洪介紹說,冷戰后,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注重藍色領土的發展是普遍趨勢。日本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但它又是個資源窮國,石油、礦產等發展工業必需的天然資源極度匱乏,嚴重依賴進口。資料顯示,日本從1983年開始其大陸架勘察工作,經過近20年的調查,日本政府估計,已調查的大陸架海底蘊藏著價值數十萬億日元的資源。由于1997年聯合國設置了以審查沿海國家大陸架為職責的“大陸架界定委員會”,而申請的期限是2009年5月,因此,日本決心“與各國競爭,與時間競賽”。2004年2月,自民黨還成立了由106名國會議員參加的“推進大陸架調查議員聯盟”,推動日本政府調查大陸架工作的進程。這些都是日本“綜合海洋政策會議”設立的背景。
高洪介紹說,日本2004年就有計劃把日本的藍色領土擴展到50多萬平方公里,達到本土面積的1.5倍。這在太平洋一側沒有異議,但在日本海一側,就會和俄羅斯、韓國、中國所要求的發生重疊。
按照《國際海洋法公約》,對于領海爭端既可以引用“中間線原則”,又可以引用“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日本和鄰國分割藍色領土肯定會發生問題,需要對話、協商解決。日本設立新的海洋政策機構,用意明確,是為了將來經濟水域劃分方面有所對應。
截至2006年7月9日,中日東海問題磋商已經進行了六輪,雙方初步確定了共同開發的原則。高洪認為,日本如果有了一個海事管理系統,這樣可以歸口,在日本國內可以少扯皮,“可以說不失為一件好事”。
高洪說,此前,主管海洋政策的職能分化到外務省、經產省、國土交通省、農林水產省、文部科學省等多個部門,沒有統一的聲音。今后,日本將有更精煉的隊伍,更統一的口徑,可以說日本在海洋政策方面走在前面,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