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媒體說,俄仿效美國對外戰略,形象受損 |
俄應學中國“和平崛起”經驗 |
2006年12月10日 |
而中國卻采取了與俄完全相反的對外戰略,中國稱之為“和平崛起”。幾年前,中國的這一戰略讓國際社會將其看作一個更加真誠的國家,同時增強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目前,中國正在逐步走出地區大國的框架而追求未來世界強國的地位。 “和平崛起”是中國同世界各國發展關系的主要方式。中國已表示愿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幫助,將向非洲提供50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并簽署了20億美元的經濟合作合同。900多名中國醫生被派往非洲為貧窮國家提供醫療援助。據統計,近幾年,中國與拉美國家也簽署了總額為500億美元的近400項合同。美國國際關系委員會指出:“世人的評價是,中國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中國同世界不同制度的國家交往。正是基于這一點,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發展中國家的領袖。 中國也特別重視與發達國家的關系。俄羅斯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薩利茨金表示:“近幾年,中國的經濟開始更多地對西方大公司開放。它們與中國的聯系越密切,中國在西方的地位就越鞏固。”目前,西方(包括美國)有影響力的大商人都真心希望西方能與中國在經濟發展中保持良好關系。 由于實施“和平崛起”戰略,中國不但在發展中國家的威望不斷提高,在西方國家中也改善了自己的形象。去年,在對亞非歐美洲的16個國家進行的調查中,11個國家50%的被調查者給予中國較好的評價,而給予美國這一評價的只有4個國家。 相反,俄羅斯卻更多地遵循美國式的對外政治戰略,試圖采取強硬方式鞏固自己的“影響力范圍”,運用經濟手段和制裁對“不合作者”施壓、對“背叛者”懲罰。而正是這樣的戰略破壞了美國的國際形象。我們必須承認,越是以強硬方式確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俄羅斯在世界的形象就越差。 在對外政治戰略上,俄羅斯應該借鑒中國“和平崛起”的經驗。▲(摘自12月7日俄羅斯《生意人報》,原題:“和平崛起”理論,作者尤里·馬爾特雅諾夫,玉鵬譯)
《環球時報》 (2006-12-08 第0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