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門正研究通過保有環節征稅等手段,鼓勵中小套型住房
本報訊(記者 蔣彥鑫 張學冬)在昨日舉行的90平方米住宅設計頒獎會上,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透露:今后,將通過鼓勵小戶型設計、保有環節征稅等手段,提高大戶型購買使用成本,引導
北京現狀待售住宅平均143.9m2
劉志峰嚴厲批評了當前住宅建設和消費中的“貪大求闊”現象,并表示將采取多種手段盡快扭轉這一現象,“住房建設和消費必須量力而行,必須轉變粗放的住房建設模式,要擺脫當前‘超大建設’、‘超前消費’的現狀,探索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的住房消費模式。”
劉志峰明確表示,改善住房供應機構,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供給,不僅僅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問題,而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相對短缺的必然選擇。“我國目前的住宅主導戶型應該是90平方米以下。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套型住宅要成為社會主流產品。”劉志峰說。
根據來自建設部門的數據,我國人均住宅面積去年底達到26.1平方米。據建設部今年4月的調研,中國40個重點城市住宅平均套型面積為113平方米,其中16個城市超過120平方米,而北京待售住宅的平均套型面積已達143.9平方米。
設計環節提高設計費鼓勵中小戶型
劉志峰表示,目前建設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正在研究增加住房保有環節稅費,對戶型面積偏大的房子收取一定費用。“咱們住房是一次性交易,保有環節的稅費很低或者基本沒有”,劉志峰解釋了保有環節的稅收:就像買車一樣,雖然買的時候掏了十萬二十萬塊錢,但要用車,各種費用包括養路費等也不便宜,有的時候買得起用不起。將來大戶型住宅也會采取相似措施。在大戶型的使用成本上,劉志峰說,如同供暖改革一樣,針對中央機關取暖大鍋飯等現象,今后可能要以個人為單位取暖,而對戶型面積偏大的住宅而言,個人將承擔更多取暖費,以及相關的各種費用。
劉志峰還透露,鼓勵小戶型的措施還包括設計收費制度改革問題。目前,設計師在對某個住宅項目的設計過程中,都是按照面積收取設計費用,這對設計小戶型的項目而言,存在工作量大卻掙錢少的問題。今后,這種局面將改變,并從設計費上給予傾斜。
在昨天的“90平方米中小戶型套型住宅設計比賽”頒獎中,一等獎最終空缺。對此,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宋春華表示,“這說明中小套型住宅設計還是個新事物,中小戶型住宅的設計優化空間還很大。中小套型的設計難度要比大套型難得多,中小套型的品質要有大的突破和提高,真正做到‘中小套型高舒適度’,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專家觀點能有效抑制投資行為
對于上述舉措,社科院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此次說的“保有環節”稅收,應該包含備受爭論的物業稅。我國由于房屋的產權有公房、央產房、康居房等多種,產權復雜,所以具體征收的時間一直難以敲定。
中原地產華北區域總經歷李文杰表示,使用環節征稅,應該是出于抑制過多的金融資本投入房產,因為加大了使用的成本,必然能夠抑制一部分投資行為。
■相關調控措施
“住宅壽命不能低于50年”
劉志峰表示目前我國時長30年的房屋已破舊不堪
目前,我國一些建造30來年的房屋都已破舊不堪,其原因就是偷工減料,質量很差,這樣的建筑帶來一系列的隱患。為此劉志峰表示,要關注住宅
新標準將核算最佳梯戶比
建設部正編制中小戶型設計標準,指導房屋設計
據介紹,目前,建設部正在編制《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要點》和《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標準》,不久就將出臺。這些規定將就中小戶型的建設制定一定的量化指標。
據了解,這些規定將包括提高空間使用率,盡量減少專用走道的面積;廚房分為圍合的小面積有煙區和開放較大面積的無煙區;研究不同類型住宅的最佳梯戶比,將共攤面積減到最少等。劉志峰提出,住宅建筑應當留有改造的余地,多層建筑應留有增設電梯的可能性。
精裝房取代毛坯房控制成本
毛坯房
昨日,劉志峰介紹說,大量建設毛坯房住宅帶來的弊端太多,主要涉及個人在裝修時容易導致結構安全、環境污染、浪費時間和人力、產生很多建筑垃圾等問題。比如很多市民裝修房子過程中,可能將建好的墻打掉,這樣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他介紹說,從建筑成本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