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是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在美國建國以來43名總統中,是唯一一名未經選舉就職的總統,也是迄今美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總統。
福特曾多次訪問中國。
12月26日,美國前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的妻子說,福特已經去世,享年93歲。這是福特2000年6月5日在華盛頓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路透
美國最長壽總統
福特的妻子貝蒂·福特當天發表簡短聲明說:“我和我的家人共同分擔這一噩耗,杰拉爾德·福特,我們深愛的丈夫、父親、祖父和曾祖父,已經過世,享年93歲。”聲明沒有說明福特去世地點和死亡原因。
美聯社說,福特2000年8月就因中風住過院。“9·11”恐怖襲擊事件三天后,福特和前總統吉米·卡特、老布什、比爾·克林頓一道出席了追悼儀式。2004年6月,四位老總統偕夫人參加前總統羅納德·里根的葬禮。但在同年11月,福特未能與其他前總統一塊出席克林頓總統圖書館的捐贈儀式,此后逐漸淡出公眾視線。
今年1月,福特因肺炎住院治療12天。4月23日,喬治·W·布什總統前往福特在加利福尼亞州沙漠地帶的住所探望。8月,福特在明尼蘇達州接受兩次心臟治療,包括一次血管重建手術。
福特是迄今美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總統,已故總統里根排名第二,但同樣享年93歲。
未經選舉當總統
布什總統26日晚發表聲明,對福特去世表示哀悼,稱贊他是一名“偉大的美國人”。聲明說,福特在任職總統期間,用“不事張揚的正直、人所共有的感性和善良的本能”幫助美國人治愈了創傷,恢復了公共對國家的信心。
這句評價濃縮了福特作為總統的傳奇和在美國歷史上留下的印記。
福特是美國建國以來43名總統中,唯一一名未經選舉產生的總統。而這一切跟美國總統史上著名的水門事件丑聞有關。
1974年8月9日,時任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因在水門事件中涉嫌偽證、影響司法公正等丑聞而被迫宣布辭職。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同樣是共和黨人的副總統福特直接就任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當時尼克松總統任期滿還剩三年多。
似乎歷史專門讓福特來落實美國憲法中關于總統產生的補充條文。從副總統到總統,他不需要選票,而從眾議員到副總統,他也沒經過選舉。
1973年10月,時任副總統阿格紐因受賄丑聞下臺。尼克松手頭有四個共和黨人選,除福特外,還有曾任尼克松政府財政部長的約翰·康納利和后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等人。尼克松回憶說,福特具備其他人沒有的最大優勢——他是最容易獲得國會批準的副總統人選。
12月26日,美國前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的妻子說,福特已經去世,享年93歲。這是福特2000年8月1日在費城向民眾揮手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
赦免尼克松丟總統
水門事件是美國憲政史上最有影響的事件之一,美國建國以來確立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原則第一次受到一名現任總統的強力挑戰。尼克松辭職后,福特在宣誓就職時說:“我的美國同胞們,我們國家的漫長噩夢結束了。我們的憲法在發揮作用。我們偉大的合眾國是法治而不是人治政府。權力屬于人民。”
但在一個月后,福特作出一個令大多數美國人吃驚的決定,他宣布動用總統特權,無條件赦免涉及尼克松的所有罪行。而這些罪行本來將使尼克松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走進監獄的美國總統。
福特此舉不僅引發巨大爭議和指責,他還因此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福特在就職總統時告訴美國公眾,他清楚自己不是用選票選出來的總統。他顯然希望能在下次競選中堂堂正正入主白宮。但事與愿違,福特在1976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敗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吉米·卡特,并于1977年1月卸任,赦免尼克松被認為是導致失利的主要因素。他在白宮的日子只有895天。福特1974年10月在國會作證時說,赦免尼克松的決定后面不存在任何交易。
但當時間沖刷走政治的紛擾和塵埃后,美國人開始理解福特赦免尼克松的苦心。2002年,水門事件案發30周年,美國廣播公司(ABC)實施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60%美國人認為寬恕尼克松是正確的判斷。
曾擔任杜魯門總統顧問的民主黨政要克拉克·克利福德在回憶錄中代言了許多美國人的心聲。他說,在一個美國總統下臺后把他送進監獄蹲幾年,對國家不會有好處,“他(尼克松)已經蒙受了足夠恥辱”。尼克松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因丑聞下臺的總統。
團結國人包扎越戰傷口
克利福德說,福特總統任期期間最重要的工作和成就是“撫平水門事件和越南戰爭帶給美國人的創傷”。
福特帶領美國人走過了越戰結束后最困難、最混沌的日子。在尼克松執政晚期,美國已經開始結束越戰的努力。福特入主白宮8個月后,西貢(現胡志明市)易手,宣告越戰以美國慘敗而告終。
福特在戰爭即將結束時發表演講說:“現在,美國終于能重新找回越南戰爭前的自豪感。這種驕傲感不能通過重新(在越南)打一場戰爭而贏得。”他援引林肯總統的話說,“現在需要著眼于未來,團結起來,包扎這個國家的傷口”。
在內部最混亂的時候,重新團結國家,鼓舞人心,這是福特短暫總統生涯的最大成就。克利福德說,福特的“過渡政府”給了美國人喘息時間。福特本人在1979年出版的回憶錄題為《和解的日子》,寓意也在于此。]
12月26日,美國前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的妻子說,福特已經去世,享年93歲。這是福特1975年4月29日在白宮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法新
躲過兩次女刺客暗殺
福特在1975年9月兩次遭遇女刺客,但都全身而退。9月5日,一名26歲女性用手槍瞄準福特,被福特身邊的特工摁住。17天后,一名45歲女性向福特開槍射擊,但他再次躲過一劫。兩名女刺客至今仍在聯邦監獄終身監禁。
有意思的是,福特還曾是調查1963年前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案的專門委員會委員。
福特1913年7月14日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不到1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再婚后,福特隨繼父姓。1935年,福特從密歇根大學畢業后,放棄了加入美國職業橄欖球隊的機會,進入耶魯大學攻讀法律。
1949年,福特首次當選國會眾議員,開始進入政治舞臺中心。1977年卸任總統后,福特曾擔任一些公司的董事長等職,與妻子長期定居在加利福尼亞州蘭喬米拉日。
福特與中國
福特是繼尼克松以來第二個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
在就任總統前,福特1972年以來多次訪華。1975年12月1日,福特作為總統訪問中國,會見了毛澤東主席和鄧小平副總理。雙方重申遵守1972年2月中美在上海聯合發表的《上海公報》。
1976年,中國革命偉人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逝世。身為美國總統的福特三次致唁電,對他們的逝世表示哀悼,當時新華通訊社播發了這三份唁電。
福特在1976年9月9日哀悼毛澤東主席的唁電中說:“在任何時代成為歷史偉人的人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領導是幾十年來改造中國的決定性因素,他的著作給人類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確是我們時代的一位杰出人物。”
在1月9日哀悼周恩來總理的唁電中,福特說:“他對我們兩國共同關心的世界問題的精辟理解給我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他對世界事務的正確的判斷和了解使他能對自己祖國的歷史作出重大的貢獻。”
1987年3月,福特同尼克松、卡特共任在紐約成立的美國-中國協會名譽主席。(新華網 馮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