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02日 08:07:45 來源:新華網 | |
|
2006年12月3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莫尼卡海濱,人們在沙灘上豎起十字架,紀念在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美軍士兵。新華社/路透
2006年12月3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莫尼卡海濱,一名小女孩在紀念伊戰陣亡士兵的十字架旁插國旗。新華社/路透
辭舊迎新之際,美國人的喜悅心情因伊拉克戰爭蒙上濃重陰影。
美國國防部2006年12月31日宣布,一名駐伊美軍士兵30日在巴格達的街頭炸彈爆炸中喪生,從而使伊戰以來美軍死亡人數突破三千大關。
布什政府表示哀痛同時,依然為其伊拉克戰爭政策辯護,但民眾卻要化悲痛為抗議。
資料圖片:幾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伊拉克費盧杰街頭乘車巡邏。 新華社/法新
抗議醞釀中
作為新年第一項行動,美國和平組織表示,要舉行一系列抗議活動,紀念第三千名死亡的駐伊美軍士兵,同時再次抬高呼吁停止伊拉克戰爭的聲調。
“我們必須正視這一悲劇的里程碑,盡管很多人已經開始慶祝新年,”“和平與正義聯盟”組織在網站上說。
“和平與正義聯盟”旗下包括1300個美國和平組織。它要求所有成員戴上標有“3000”數字的黑色袖章或絲帶,并給電臺打電話或給報紙寫信,促使公眾關注這一最新死亡數字。該組織還計劃1月27日在華盛頓舉行游行,敦促支持者與新一屆國會議員見面,為結束伊戰展開院外游說。
美國公益委員會則號召反戰人士1月1日在全國各地舉行集會,哀悼死于伊戰的美國人和伊拉克人。在達拉斯,該組織成員計劃在市政廳前舉行示威,并敲響鐘聲;在匹茲堡的成員計劃在一個征兵中心內集會。
每當一名駐伊美軍死亡,美國退伍軍人爭取和平協會就點燃一根蠟燭,如今蠟燭總數已經達到3000。“我們決定,今晚(12月31日)秉燭守夜,不僅因為是新年前夜,也因為我們不希望人們忘記這場戰爭的代價,”該組織成員查克·尼克松說,“三千個家庭已經失去兒女。”
民眾失耐心
在費城一條繁華大街上,距地面15米上方懸掛著一個4位數字牌,幾乎每天變換一兩次,代表美軍在伊拉克的最新死亡數字。“看著那個數字,讓我想哭,”一名男子曾對負責更新數字的西萊斯特·扎帕拉說。扎帕拉的兒子也是數字記錄的死者之一。
去年9月的一份民調顯示,84%的美國人擔心伊戰會造成太多美軍傷亡。與之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盡管美軍死亡人數達到40萬,但大多數美國人始終信念堅定;在越南戰爭頭幾年,美國人也容忍過美軍大量傷亡的事實,盡管那時的死亡人數比伊拉克戰爭還多。
相對于那些曠日持久的戰爭,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3000人的死亡人數并不算高,為何卻使人感覺格外沉重?是軍人性命價值更高,還是人們希望能用最小的代價換來最大收獲,或是認為這場戰爭原本就是錯誤,不值得為之付出如此代價?
北卡羅來納大學歷史學家邁克爾·艾倫認為,美國人在戰爭中死亡越少,這種死亡給人帶來的感受反而更深切。俄亥俄州大學政治學家約翰·穆勒把這種對傷亡的敏感稱為“伊拉克綜合征”,因為人們無法從風險中看到勝利前景。馬薩諸塞州的17歲男孩杰弗里·格林伍德壓根不知道駐伊美軍死亡人數,但他認為“已經足夠讓人憤怒”。
美聯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只有在使命明確且有價值的情況下,美國人才能繼續容忍更多駐伊美軍傷亡。
女兵死亡多
美國弗吉尼亞州里士滿附近一座陸軍營地的博物館內,一面紀念墻默默講述著美國作戰部隊的一大轉變。墻上一個名字挨著一個名字,紀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犧牲的59名美國女兵。
在伊拉克死亡的3000名美軍士兵中,62人是女性,其中三分之二死于交火,超過一半在25歲以上,至少13人已經是母親。
而在整個二戰中,只有16名美國女兵陣亡;在越戰中,只有一名女兵死于敵方炮火;在海灣戰爭中,這一數字為5人。
從職能上看,以往戰爭中犧牲女兵多為護士,而在伊拉克戰爭中,死亡女兵的身份呈多樣化,包括憲兵隊員、卡車司機、情報分析員、直升機駕駛員、醫務人員、機械人員、新聞官和伙食負責人等。
《華盛頓郵報》援引專家的話說,空前的女兵死亡人數可能引發更大公憤。但“美國紀念基金會女兵組織”負責人、退休空軍軍官威爾瑪·沃特認為,不能說女軍人的生命就重于男軍人,“我們不想失去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