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上貼標簽或致有毒物質滲入
2012年11月7日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近日,一條“水果商標底下那塊最好別吃!”的微博引起網友廣泛關注。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國家是否有相應的標準來規范?
實際上,標簽直接貼在水果上會導致有毒物質滲入的話題,在兩年前就已引起過廣泛討論。在普通食品標簽的正面,它的價格、品種等信息用油墨打印的,油墨中含有大量的“苯”系列有毒化學物質。要想把標簽貼到水果上,肯定還需要用到粘合劑,而黏合溶劑上也含有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重金屬物質,這些物質通常毒性比較強的,如果長期食用會破壞人體組織器官和血細胞,甚至會致癌。這跟不能用報紙包裹食物是一個道理。
當然,也有人說,假如我們用無苯的油墨是否會更安全?對此,國際包裝協會的董金獅給出了這樣的分析:
董金獅:使用無苯油墨,純性的、油性的、水性的等等,這些油墨從溶劑來講是安全了,但溶劑安全并不等于膠黏劑安全。膠黏劑本身沒有環保之分,只是溶劑有環保之分,所以膠黏劑可能會粘在水果上洗不下來,因為一般的膠黏劑不可能在常溫水下融解,那么即使水洗也不能把它洗掉,從這個意義上講,任何膠黏劑接觸的水果都是有危險性的。
任何產品都應該有相應的標準,最好是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如果沒有國家行業標準,那么企業要使用標簽,要制定相應的標簽標準,包括水果企業、生產標簽的企業要知道這些標簽的使用要求,包括它的有害成份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二,生產水果或賣水果的企業不要擅自隨意給水果貼標簽,有些適合貼,有些不適合貼,而且不同標簽的安全性不一樣,要充分了解到這個問題,能不貼盡量不貼,如果貼有些可以貼到水果外包裝外面,如一些水果可能套袋,或紙袋或塑料袋,貼在外面,明示水果信息,甚至可追溯性條形碼都可以,但不能把標簽直接貼水果上。
第三,消費者選購時,我認為還是要認真對待標簽,不是貼了標簽水果一定好,或不貼的就不好,但對于標簽問題,消費者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盡量不買貼水果標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