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子弟學校老師可申小額基金
2012年12月10日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訊 (記者劉珍妮 王卡拉) 昨日(12月9日),由公益組織新公民計劃發起評選的“新公民園丁獎”在北京頒發,155名來自各區縣打工子弟學校的老師們獲得優秀教師獎,20名來自全國的教師和校長分別獲得金粉筆獎和年度校長獎。頒獎典禮上,“實現教育公平”成為打工子弟學校老師、校長們共同的心愿。
校長頒獎現場求新校址
“希望我們能有更大的教室。”
“希望拆遷來得更晚一些。”
“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優質的教育。”
昨日,在新公民園丁獎的頒獎典禮上,10名年度校長獎獲獎者的發言中“實現教育公平”成為關鍵詞。
獲獎的北京朝陽弘善學校校長潘新民帶來了好消息,“朝陽區的教育部門已將全區打工子弟學校的學生,也納入到學生健康體質監測體系中了。”全場老師都為弘善學校鼓掌表示高興。
但蘇州藝海學校校長許祥官還在為孩子們的新校址訴擔憂,“蘇州虎丘要擴大旅游景區,我們的學校正好在拆遷紅線內。”許祥官在現場留下了自己的電話,希望有人能幫他尋找新址,讓他的學生們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樣,“有個安穩的學上。”
獲獎教師可獲小額基金
昨日,10名來自全國的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師獲得金粉筆獎的稱號及5000元獎金,而北京地區155名來自朝陽、昌平等地區的老師們獲得了優秀教師獎,他們將有資格申請由新公民計劃提供的小額教師基金。
在頒獎典禮上,新公民計劃的捐資方表示,今年特別增加8萬元基金,專門為新園丁獎的獲獎老師提供,目前,申請已向老師們開放。
據了解,為緩解打工子弟學校缺乏教具、教師負擔重等壓力,新公民計劃每年在開學初,都會向老師們提供小額教師基金,以支持他們實現教育理想。截至今年11月,基金已為371位老師實現心愿,總資助金額近29萬元。
園丁心愿
希望學生享受更好的優質教育
貴陽紅星小學校長趙治冶:當我去公辦學校看到他們的辦學條件時,我感到非常心酸。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和社會各界熱心于教育事業的企業和個人,幫我們修建一所辦學條件更好的學校,讓學生享受到更好的優質教育,讓他們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教育。
希望用教育改變打工子弟的人生
廣州市海州區大道南小學校長劉基國:民辦學校,只有辦好學校才會有出路,才會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我希望,民辦學校能用教育改變打工子弟的人生,讓他們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將來,不讓他們成為“弱二代”、“漂二代”。
希望辦成規范化的優質學校
深圳坂田愛愛學校劉燕飛校長:民辦學校辦學經費和公辦學校無法比,作為一個校長,怎樣把教育和孩子們的養成教育抓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我希望把學校辦成規范化、有特色的優質教育學校,把孩子培養成學會做人、求知、勞動創造的新一代小公民。
園丁心愿
希望跟著我的孩子們能快樂幸福
鄭州市金水區新希望小學教師劉帥: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孩子們需要我,如果沒有我們這樣的學校,這些孩子只能淪落為留守兒童。我有很多心愿,我是快樂的,所以我希望跟著我的孩子們也是快樂和幸福的。我希望能給他們更大的教室,裝上空調,讓他們冬暖夏涼,這樣更利于他們學習。
我想擁有一所屬于自己的學校
金粉筆獎北京地區獲得者金海河學校老師范艷彬:我在打工子弟學校干了這么多年,有一個很大的心愿,我想繼續再干20年,擁有一所屬于自己的學校,我相信有愛才有教育,只有有了愛,教育才會有奇跡。
為了他們的快樂我愿意堅持
深圳南山區華府小學老師李廣存: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對打工子弟有著特殊的感情,為了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我愿意始終堅持在這個崗位上,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
聲音
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師,為給予弱勢群體的孩子以享受高質量教育的權利追求教育的公平而不懈努力。他們盡管付出的代價最多,卻長期處于工作勞累、工資偏低、沒有社會保障又得不到尊重的狀態……“新公民園丁獎”應該是一個補償,同時,也是一個召喚,一切真正關心中國教育、社會發展公平和所有孩子健康成長的人們,都應給予打工子弟學校校長、老師、學生們以更多關注,更為切實的支持。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
推動政策改進,把所有打工子弟學校納入政府的扶持范圍之內是我們最高的目標。我們關注貧困地區農村學校和打工子弟學校,做過一些提升教育質量的工作,計算機輔助學習,是我們認為在目前教育資源不充分的情況下能徹底開發的一種方式。我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打工子弟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樣受到同等質量的教育,這些孩子將來是我們社會勞動力發展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