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藍皮書要求加強環境保護
2012年12月18日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8日訊 2012年12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 “2013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社會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各種環境事件層出不窮,不僅對國民經濟發展形成阻力,對社會發展及社會和諧穩定也帶來了巨大的消極影響。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并且大量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公共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黨的十八大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并列,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各個領域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是完全必要和非常及時的。加強環境保護制度建設,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降低經濟增長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在生產生活中強化生態文明理念,加強政府的環境監管,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環境問題的監督治理,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舉措。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堅持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和共同富裕。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需要以巨大的決心,努力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排除阻力,確立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戰略,深化經濟體制、收入分配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