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稱將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2012年12月19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周銳)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今天在北京召開。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會上作報告,提出明年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準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和經濟工作主要任務,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問題,重點做好九方面工作。
一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堅持擴大內需的基本方針,提升消費能力,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三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等領域。抓好國家重點在建項目,加強項目稽察監管,確保按時竣工投產,保障重大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落實好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及42個方面的實施細則,鼓勵發展實體經濟。抓好經濟運行調節。
二是切實做好“三農”工作。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繼續落實和完善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保持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好勢頭。繼續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保障主要農產品穩定生產。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大型灌區改造與建設等重點工程,抓好薄弱環節建設。進一步提高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穩步提高種糧直補水平和良種補貼標準,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持續增收。
三是保持物價基本穩定。要以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為重點,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鞏固調控成果。搞好重要商品的產運銷銜接及儲備吞吐、進出口調節。綜合運用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政策性保險等手段,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實施降低流通費用綜合工作方案,切實降低流通成本。繼續清理涉企以及民生等領域不合理收費,深入開展教育、醫療、電信、銀行、交通等價格和收費檢查,嚴肅查處價格違法違規行為,提高反價格壟斷執法能力和水平。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四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力爭盡早取得實效。強化創新驅動,啟動“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實施一批高新技術重大專項,加快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編制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規劃,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完善支持政策,健全行業標準,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五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細化并落實新十年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合理布局。研究制定新十年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政策文件,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深入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支持重點地區、城市群和特殊功能區加快發展,發揮比較優勢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鼓勵東部地區先行先試,加快轉型發展。研究制定海洋發展戰略,抓好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支持,落實好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等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對口支援和幫扶工作。加大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投入力度。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加快發展。出臺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開展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
六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要科學編制規劃,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總結全國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緊研究制定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新城、新區健康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城鎮供水、排水和供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七是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節能減排為重要抓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完善節能減排政策,盡快出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及配套措施,運用價格杠桿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加快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等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發展節能、資源循環利用和環保產業。加大對園區循環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繼續實施重點生態環保工程,加強重點地區、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八是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力爭在重要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穩步推進資源性產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并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推進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建設,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協調推進國家和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合作機制。
九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組織實施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為抓手,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促進就業放在更加優先的位置,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繼續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支持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保證建設質量,完善配套設施,切實做好公平分配和有效入住工作。支持教育發展,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以及社會養老、社區服務、旅游、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