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阻斷小兒麻痹癥病毒傳播
2013年01月05日 來源:國際在線
記者日前從中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截至2012年底,距離中國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生輸入性脊髓灰質炎疫情傳播、最后一例病例發病已14個月,中國未再發生新的病例。這標志著中國各項防控措施達到預期效果,有效阻斷了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傳播,中國繼續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疫情調查和應對行動將成為全球應對其他輸入疫情的典范。
脊髓灰質炎又名小兒麻痹癥,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咽痛和肢體疼痛,部分病人可發生癱瘓甚至死亡。脊髓灰質炎病毒可感染包括兒童及成人在內的所有人群,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傳播途徑是糞——口傳播。
2011年7月,由于巴基斯坦疫情傳入,中國新疆發生輸入性脊髓灰質炎疫情,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后發生21例病例。這是中國自2000年證實無脊髓灰質炎后,首次發現這一疫情。疫情發生后,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迅速采取免疫接種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近期,經世界衛生組織認定,中國繼續維持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對此,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介紹說,通過對4300多萬人次的免疫接種,疫情得到控制。
“在全國動員了各省的業務骨干,通過五輪次的強化免疫,把疫情控制住。經過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的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認定,中國又消滅了脊髓灰質炎,繼續無脊灰狀態。”
發現疫情后,中國衛生部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中央財政下撥防控經費1.6億元人民幣,各級累計投入3.2億元人民幣,先后八次從全國范圍內選派專家500多人次支援新疆脊髓灰質炎的防控工作。
接種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脊髓灰質炎的方法。在中國,疫苗接種以“知情同意”為原則。
新疆疾控中心副主任王新旗介紹說,為了做好預防接種工作,避免誤解,疾控部門做了大量工作。
“接種到成人難度很大,有一些誤解,但我們為了做好成人接種,采取了方方面面的措施,包括做了一些維吾爾語的宣傳片,給南疆地區播放,起到了很大的效果。同時宗教人士來幫忙宣傳,也起到很多作用。”
據介紹,經過五輪強化免疫,新疆脊髓灰質炎強化免疫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97%以上。同時,在近4300多萬人次接種者中,沒有發生一例嚴重不良反應事件。而新疆的民眾也對防控措施給予理解和支持。烏魯木齊維吾爾族市民艾吉爾古麗介紹說:“這種對傳染病防控工作做得很好。比如這次脊髓灰質炎疫情,政府投入很多資金,每個社區挨家挨戶的服糖丸,還向我們宣傳預防知識。”
在疫情應對過程中,中國得到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大力支持,先后有30多人次的國際專家到現場參與和指導工作。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新疆脊髓灰質炎疫情的應急處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中國出色應對了新疆地區疫情,開展的疫情調查和應對行動將成為全球應對其他輸入疫情的典范。
世界衛生組織網站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自1988年全球消滅脊髓灰質炎行動啟動以來,全球這一病例減少了99%以上,從當時逾125個流行國家約35萬例病例降至2011年的650例報告病例。2012年全世界只有3個國家仍有脊髓灰質炎疫情流行,分別是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世衛組織同時認為,世界上只要還有一名兒童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所有國家的兒童就仍有感染該病的危險。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傳染病無國界,中國將繼續提高新疆的疾病綜合防控能力,防止疫情傳入。
“比如建立冷鏈支持系統,同時衛生部和自治區聯合制定了一個共同建設新疆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合作協議,重點是在南疆地區,特別是圍繞人口集中的喀什地區,建立公共衛生工作站,和當地技術專家一起建立免疫規劃服務體系,同時加強實驗室檢測和分析能力。同時也想針對當地重點的傳染病,比如結核、艾滋病,提高防控能力,真正使得南疆的公共衛生綜合能力能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