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養老金向個體勞動者傾斜
2013年01月23日 來源:法治周末
1月14日,英國政府正式宣布了一項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養老金制度改革計劃,改革計劃大大簡化了英國國家養老金制度,增加了發放養老金的額度,但發放年齡也隨之提高。
英老人靠國家養老金生活
新的英國養老金制度將現有的兩部分國家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與輔助養老金)合二為一。凡是有權領取國家養老金的退休老人將從2017年4月起每周可領取144英鎊。按照現行法律,除北愛爾蘭以外的英國居民都可在達到退休年齡后每周領取107.45英鎊的基本養老金。由于在職期間繳納的國民保險費方式不同,國民還可通過輔助養老金將國家養老金增加到142.70英鎊。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嘗試建立社會保障和建立福利制度的國家。這與英國的親緣關系和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英國,家長往往比較重視培養子女的獨立能力,年滿18歲的青年會紛紛離開父母,不愿再與父母同住一個屋檐下。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也漸漸衰老,成年子女已經獨立門戶,與父母之間的物質關系也越來越疏遠,因此越來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現了。無法與子女共同生活的老人在退休后,不得不依靠國家養老金。
家住倫敦東區的杰佛森最近剛剛過完70歲的生日,他向筆者透露:“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通常只在圣誕節的時候與他團聚。因為他們住的很遠,一個女兒住在蘇格蘭。每個月有養老金足夠自己生活,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哪天不能走了,我就把房子賣掉去養老院住。”
早在1908年,英國就制定了《養老金法案》。該法案規定只有70歲以上的守法老年人才可以領取。凡是懶于工作、不承擔家庭責任、曾經被救濟院救濟、在10年以內犯過罪的人,一律無法享受養老金。
到了1925年,《老年補助養老金法案》出臺,養老金制度有所改變,規定不再像以前那樣苛刻。它是一種針對老年人、寡婦和孤兒的年金保險制度,凡是65歲以上的男子和60歲以上的婦女只要符合條件均可享受這一福利。
二戰結束后,英國在原有社會保障和福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實行“福利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健康維護、公共救助和社會服務增加了新的內容。
實際上直到1966年11月,養老金才逐漸成為英國公民應該享受的法定權利。凡是達到法定領取退休金年齡的公民,不論是否有資格享受養老金,只要每周收入達不到規定的生活保障水平,一律由補充養老金補齊到規定的標準。
1998年以前英國的公共養老金為強制性制度,由第一層——基礎養老金、第二層——國家收入關聯養老金制度、第三層——個人養老金組成。
在20世紀80年代撒切爾政府執政時期公共養老金不斷被削減。于是,公共養老金的低支付水平引起老人貧困成為了人們最關心的事情。
1999年,通過養老金改革,國家收入關聯養老金制度被第二國家養老金制度所代替。這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低收入層的公共養老金支付水平。
為養老金英國人將延遲退休
2012年圣誕節前夕,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一個慈善組織調查發現,每年入冬后,該國有數以千計的退休老人舍不得開暖氣而病倒甚至病故,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老人的住房保溫狀況差,近年來取暖費逐年上漲,迫使許多靠退休金度日的老人盡量少開暖氣省錢。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NHS)用于治療這類“凍病”患者的花費超過13.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36億元)。這一問題的根源就是英國越來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
近十年來,英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國家養老金也越來越不堪重負。英國國家統計局預計,1985年至2010年之間,英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了170萬。目前英國有約1050萬老年人。
統計局預計,到了2035年,英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將為1700萬,相當于人口總數的23%。到2050年,退休人員與就業人員的比率將達到1∶2,這個數字告訴預示著每個英國上班族平均要養活兩名退休者。政府和國家不得不依靠稅收來實現這一巨大的財政黑洞。
在這次公布的養老金改革計劃中,英國政府宣布,計劃在2020年將工作者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提升至66歲,并在2026年至2028年間進一步提升至67歲。國民繳納保險的年限也從原來的30年增加至35年。若按照這個提高養老金的最低年齡標準推算,年滿33周歲的工作者或許到73歲才可以領取養老金,而今年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只能工作到77歲才有資格領取養老金。
因此,不少英國民眾不得不延長自己的工作年限。根據英國退休收入專業機構MGM Advantage早前所作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年齡55歲以上的在職者表示,他們將推遲自己的退休計劃。這樣一個數百萬的群體選擇繼續苦干幾年。
已到退休年齡的理查告訴筆者:“我延長了自己的工作年限,只是希望自己的養老金價(1692.80,-0.40,-0.02%)值能夠有所回升”。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絕非自己的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
全職太太養老金大幅增加
就目前英國的養老金制度和當前的英國經濟形勢來看,并不能讓所有英國老人過上富裕的晚年生活;但英國政府正在努力改善退休者的生活水平。
與以前養老金發放受益人不同的是,這次養老金制度改革重點在個體勞動者和女性工作者身。
據統計,全英國有近420萬人為個體勞動者。在現有制度下,個體勞動者繳納國民保險費往往沒有規律,不能享受國家輔助養老金,他們退休后比公司雇傭工作者所享受的養老金要少得多。
與此同時,女性工作者如果中斷事業選擇生子或照顧家庭,不交國民保險費,根據現行制度他們拿不到最高額度的政府養老金。英國女性退休者平均能夠獲得9100英鎊的政府養老金,男性退休者平均可以拿到5.28萬英鎊政府養老金。
根據新的養老金制度改革計劃,以后全職太太在養老金方面不會損失太多。如今有300萬女性每周只能領取80英鎊的養老金,而在新的養老金計劃下將有75萬女性每周至少可多領取9英鎊的養老金。
與此同時,英國國家統計局今年年初也出人意料地宣布不改變以零售價格指數作為官方通貨膨脹率計算標準的決定,這足以讓英國老年人松了口氣。換句話說,目前英國民眾的養老金、退休金增幅仍然與每年支付的水、電、煤氣費和公共交通票價的增幅掛鉤,這一決定的出臺暫不會給退休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除了政府延長國民的工作年限和繳納國民保險時間外,也有不少人專門在不景氣的經濟“寒冬”中加大個人養老投資,這是英國民眾養老金來源的另一大部分。
在怡安咨詢公司進行的調查中,筆者發現五分之一的就職人員承認,經濟下滑時他們每月增加了自己養老金的繳費金額。
早前英國為養老而儲蓄的人很少,按照英國就業與養老金部的2006年度報告,大約有700萬英國人因儲蓄不足在年老之時面臨困境。目前的私人養老金主要向眾多中小企業,包括大量個體工商業者、自謀職業和非常規就業者提供,目前有超過290萬人加入了包括養老儲蓄和個人壽險在內的個人養老投資計劃。
今年剛參加工作的馬克思雖然只有25歲,但他決定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前投資。按照有關規定,馬克思每個月只需交納96英鎊,即可在65歲退休之時,得到10萬英鎊的回報;而如果每個月的投資為479英鎊,他即可得到5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