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廣東將投2500萬治理PM2.5
2013-02-01

廣東將投2500萬治理PM2.5

2013年02月01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13年,廣東省級財政將投入2500萬元治理PM2.5;廣東省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民辦普通學校也可免費讀書;今年廣東省級連同中央將總共安排2 .09億元補助全省孤兒。昨日(01月31日),就省內公眾關注的一系列財政熱點問題,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接受了南都記者專訪。

  談民生領域投入

  民辦普通中小學就讀將免費

  安排2 .09億元補助全省孤兒

  南方都市報(下稱南都):在2013年省級預算支出安排中,其中有74.56%的省級新增財力將用于民生支出,這些新增的財力支出,將重點投放在哪些民生領域?

  曾志權:2013年廣東省級預算支出安排中,將有74.56%的省級新增財力用于民生支出。這些新增的財力支出,將重點投向教育、科技、文化、社保、醫療、環保、均衡區域發展等民生領域,投入增長率均達10%以上。其中,教育又是省級新增財力投向的“重中之重”。

  據統計,2013年廣東省級公共財政預算新增教育支出43.82億元,主要用于提高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小學由550元提高到750元、初中由750元提高到1150元;將所有在廣東省內普通中小學(包括民辦學校)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納入免費范圍;以及建立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崗位津貼制度等方面。省財政將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確定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

  南都:今年廣東將分別投入多少資金,用于PM 2.5治理、孤兒助養和放開異地高考的補助?

  曾志權:從2012年開始,從廣東省環保專項中安排了6294萬元,連同中央補助資金5838萬元,在珠三角地區9市和韶關、汕頭、湛江3個國家級環保重點城市及河源市重點水源地區配備實施“新標準”所需的環境監測設備,2013年內將覆蓋全省。

  參考國家對東、中、西部地區的補助做法,廣東省級財政對廣州、佛山、珠海、東莞、中山等5個珠三角地區補助總投資的30%,珠三角其他城市補助總投資的60%,粵東西北欠發達地區及廣東省級監測中心由省財政按100%補助,由省統一補助、統一采購設備。2013年擬繼續投入2500萬元。

  根據國家關于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要求,從2010年1月起為廣東省孤兒發放基本生活費,集中供養和散居孤兒的供養標準分別為1000元/人·月和600元/人·月,省財政對欠發達地區給予補助。按照分擔比例計算,2013年省級預算安排1.11億元,連同中央提前下達資金,共安排補助資金2.09億元。

  關于放開異地高考補助問題,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予以考慮,2013年省級財政預算暫未設立專項資金安排相關補助。

  談非稅收入

  落實“三打兩建”罰沒收入增長

  去年廣東省罰沒收入144.92億元,占廣東省財收2.3%

  南都:2012年廣東省的罰沒收入為多少億元?其在財政收入中占比多少?今年經濟形勢仍不明朗,未來非稅收入及罰沒收入,是否仍有擴大的可能?

  曾志權:2012年,廣東省罰沒收入為144.92億元(同比2011年增加32.85億元),占非稅收入比重為12.6%,較2011年(11.6%)提高1個百分點,占整個財政收入的2.3%,與2011年(2.1%)基本持平。

  2012年,非稅收入增長有所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受財政專戶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政策因素影響,各地按規定將財政專戶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拉動了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增長,相應促進了非稅收入的較快增長。二是隨著廣東大力推進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市縣非稅收入管理系統得到普遍應用,非稅收入征繳手段得到進一步的健全和改善,有效地促進非稅收入的增長。其中,罰沒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各地認真落實“三打兩建”工作,公檢法等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深入開展執法監督和專項整治工作,懲治違法違規行為,罰沒收入明顯增長。

  2013年,在廣東國民經濟保持持續穩步增長的基礎上,非稅收入應會有一定的合理增長。省財政將進一步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工作。一方面,在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的同時,杜絕亂收費亂罰的現象;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對地市的指導,幫助解決部分地區非稅收入增速過快、占比過高的問題。

  談地方債 爭取增加地方債發行額度

  南都:2012年廣東共發行了86億地方債,2013年廣東將計劃發行多少地方債?

  曾志權:2012年,財政部下達廣東省發行2012年地方政府債券規模控制數86億元,優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公益性項目支出及普通公路發展。據了解,國家今后將繼續對各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采取額度控制,但目前仍未下達廣東具體發行數。我們將結合廣東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等實際需要,爭取財政部的理解支持,爭取適當增加廣東省政府債券發行額度。

  談零基預算改革 清遠市本級財政將試行零基預算改革

  南都:廣東此前已有計劃開展零基預算改革,請問推進情況如何?
曾志權:零基預算改革涉及到財政資金分配和利益分配格局的問題,是財政改革的難點和重點。目前,部門利益固化問題日益突出,對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形成了挑戰,加劇了財政收支的矛盾和部門間的利益不均衡。因此,開展零基預算改革非常必要。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零基預算試點工作,2012年4月16日,省財政廳專門召開專家咨詢座談會對在我省開展零基預算試點工作進行討論,并形成《零基預算改革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

  我們計劃從兩方面著手推進零基預算試點工作,一是完善省級定員定額標準體系,2013年我們在省直部門中選取了10個部門作為試點單位,組織開展完善定員定額標準體系的試點工作,穩步推進零基預算改革。二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選取個別地市開展零基預算改革工作。例如今年清遠市本級財政就將試行零基預算改革。

  談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 杜絕上“拍腦袋”下“拍口袋”

  南都:廣東從2008年開始實行“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探索,經過4年多的試點和操作,目前改革進展如何?

  曾志權:從2008年以來,廣東逐步探索完善了財政專項資金分配模式,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89項財政專項資金實施了競爭性分配改革,涉及財政資金共170億元。2012年省財政繼續安排62項專項資金、約66億元實行競爭性分配。這種分配方式破除了“有公平無競爭”的舊模式,建立了“公平與競爭兼顧”的新機制。并從以往對項目“一對一”的單向式審批和撒胡椒粉式的平均分配,轉向“多中選好、好中選優”和集中優化配置,杜絕了上“拍腦袋”,下“拍口袋”的隨意決策。

  當然,目前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各項評審機制,資金使用的跟蹤問效機制也沒有落實到位,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的充分發揮。接下來,省財政將進一步擴大實施競爭性分配改革資金范圍,并建立專家評審考核指標體系,完善制度,進一步明確界定競爭性分配的范圍、辦法等。

  談珠三角與粵東西北財力失衡 有所改善 差距仍大

  曾志權介紹,2012年,盡管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但廣東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仍然繼續增收,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6228億元,財政收入總量繼續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但曾志權也指出,雖然亮點突出,但廣東省財政收入也存在部分問題,首先是受財政專戶資金納入預算管理政策性因素以及經濟增速放緩、部分地區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影響,廣東2012年非稅收入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占比提高至18.5%。其中省內21個地市有10個地市非稅收入占比超30%,3個超過40%,反映財政收入質量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另外,盡管財力分布不均衡問題有所改善,但珠三角9市財政收入與粵東西北12個地市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對于未來江蘇是否將在財政收入上趕超廣東問題,曾志權說,2012年,廣東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為6228億元,僅比排名第二的江蘇省(5861億元)多出367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和主體稅種分別比江蘇多291億元、226億元。雖然廣東的財政收入總量仍保持領先,但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曾志權說,展望未來,隨著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東西北地區經濟加快發展以及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入,未來若干年廣東財政收入將有望繼續保持在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區間。

  提到2012年順德在廣東省率先啟動參與式預算試點,及佛山南海、江門等地正在推進的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曾志權說,省財政2003年便啟動了預算績效管理改革試點,目前,廣東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已形成了省級模式、廣州模式和南海模式等,取得了明顯實效。此外,珠海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也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績效管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省內多個地市正在進行的各具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探索,也是推進政府績效管理改革的有力舉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