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預算案促經濟改善民生
2013年02月27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7日電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發表香港本年度《財政預算案》,致力推動經濟、優化人力、投資基建、關顧民生,應付未來挑戰。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消息,曾俊華配合行政長官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撥款600億元投放于經濟、人力、基建及民生范疇。他還提出措施,希望不但能夠推動經濟增長,投資未來,亦能夠增加就業,改善民生。
一籃子措施對經濟提振1.3%
曾俊華說:“今年預算案一籃子的措施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會達到1.3個百分點。”并指出,香港2012年的經濟增長為1.4%,遠低于過去10年4.5%的平均增長。他預測2013年的經濟增長為1.5%至3.5%。
財政預算案中的紓緩措施共涉及330億元,應該可以幫助香港的中產和基層市民,以及中小企業紓緩壓力。
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為重點領域
同時,社會福利、教育及醫療服務是港府的主要政策組別。在2013-2014年度,這3方面的預算經常開支接近1700億元,占港府經常開支6成。曾俊華建議向關愛基金再注資150億元,讓扶貧委員會推展補漏拾遺的扶貧工作。連同基金原本50億元特區政府注資,預計每年投資回報超過10億元。
在醫療方面,財政司司長額外提供4400元予醫院管理局,將兩種用于治療癌癥的化療藥物納入藥物名冊,以治療晚期柏金遜癥及癌癥病人。并且表示會動用80億元重建葵涌醫院,加強對精神病患者的照顧及支援。
支持加強香港支柱產業
曾俊華還宣布一系列措施支持加強香港的支柱產業,包括貿易和物流業、旅游業、金融業和工商及專業服務。這包括在青衣及屯門預留兩幅的專用物流土地、提供23億元貸款予海洋公園在大樹灣興建全天候水上樂園、提供稅務誘因推動香港成為基金及資產管理中心、再發行不多于100億港元的iBond(inflated bond,即通脹掛鉤基金)。
為支持香港航運業,會投放1億元成立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并向再培訓局注資150億元,以長期支持該局的工作。
教育開支成最大板塊
2013-2014年度的教育經常開支預計達630億元,占港府經常開支超過1/5,是開支最大的政策組別。
曾俊華建議向語文基金注資50億元,使基金可以作出較長遠和較多元化的規劃,推廣兩文三語。他建議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額外注資4.8億元,設立獎學金,資助本地杰出學生入讀海外知名大學。他們須承諾在畢業后回港擔任教師。
基本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素質
為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新財政年度的基本工程開支預計為700多億元。
曾俊華說,為提供足夠土地作住宅及商業用途,會繼續在賣地計劃中增加土地供應。賣地計劃中有46住宅土地,其中28幅是新增土地。
曾俊華說:“我們會繼續沿用按季預先公布政府主動賣地的安排,視乎市場需要,靈活供應住宅土地。”2013-2014年度的賣地計劃中,有9幅商業/商貿用地及一幅酒店用地,可提供約33萬平方米總樓面以及約300個酒店房間。今年的私人住宅供應預計有2.4萬個一手單位。
為《施政報告》的環保建議撥款
曾俊華說,為了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開辟新發展區及巖洞發展,會在未來五年投放45億元進行研究和設計工作,逐步開展土地開發工程。
《財政預算案》為《施政報告》上月提出的環保建議撥款,包括預留100億元資助淘汰舊式柴油商業車,并為“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注資50億元。
預計新財政年度有649億元盈余
香港財政司司長預計2013-2014財政年度約有649億元盈余。曾俊華說,這主要是由于港府的入息及利得稅稅收比預期多248億元。此外,賣地收入、印花稅收入和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息收入都比預期高。
港府2013-2014年度的收入預算修訂為4455億元,比原來預算多252億元。財政儲備在3月底預計為7340億元。來年帳目預計錄得約49億元的輕微赤字,財政儲備預計為7291億元,相等于20個月的港府開支。
香港緊守量入為出、應使則使
曾俊華說,對于歐美大國先后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陷入財困,香港必須引以為戒。“開支過大,債臺高筑,最終令這些國家陷入經濟危機,需要透過緊縮開支削赤。香港必須維持有效的財政管理和紀律,緊守量入為出、應使則使的原則。若我們盲目增加開支,今天的支出最終只會成為下一代沉重的負擔。”
成立工作小組應對人口高齡化
曾俊華警告,人口老化長遠令儲備受蠶食,對香港簡單稅制及低稅率構成壓力。
他說:“隨著長者數目增加,就業人口持續萎縮,納稅人數減少,經濟增長減慢,若稅制維持不變,政府收入的增長便會大幅放緩,而福利和醫療開支則會急速上升,我們將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長期耗用儲備來應付不斷膨脹的經常開支是不能持久的。”
曾俊華表示:“我會成立一個由庫務科領導的工作小組,研究如何在公共財政上為人口高齡化以及政府其他長遠的財政承擔作出更周全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