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回應養老金公積金質疑
2013年03月07日
近期,一則住房公積金即將入市的消息,再次引發社會各方關注,不少人認為,養老基金和住房公積金是百姓養命錢,這部分錢入市應謹慎。為此,本網記者特向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求證,該負責人表示,媒體關于基本養老基金、住房公積金入市的相關報道,對市場和社會造成誤導,“入市”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證監會負責人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養老基金和住房公積金都會投資股市。這個準確的提法是十八大提出的,即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證監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十八大要求,為完善基本養老基金、住房公積金投資和運營相關制度,做好銜接和服務工作,促進社會保險保障資金在風險防控有效的基礎上實現保值增值。
該負責人稱,對于社會保險保障資金投資運營,證監會認為,集中管理、專業投資、組合投資比較有利于風險控制和保值增值。當然,社會保險保障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是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等相關主管部門負責,有著相應的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正在不斷地改革完善,證監會將積極為這些改革提供支持和服務。這些制度的配套推進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社會保險保障資金分散在各個領域,由于資金賬戶分散,很難實時監控到資金的流向,一些地方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濫用資金的問題,甚至有地方政府將該部分資金用于基礎設施投資等領域,這對資金的安全性構成威脅。證監會表示,社會保險保障資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提高透明度,統一監管。
從已有的情況看,社會保險保障資金的專業化投資運營在有效控制風險、保值增值方面有著較好的成效。據統計2001-2011年的11年間,全國社保基金年均投資收益率達到8.4%,其權益類資產回報率遠超過這一水平。而各地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只能存銀行和購買國債,名義收益率相對較低,甚至不足以抵御通脹,這不利于保值增值,是很大的損失。2012年,廣東省政府委托全國社保基金會投資運營1000億元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為基本養老基金集中管理和專業化投資運營做出了有益嘗試。
證監會認為,集中管理、專業投資、組合投資是基本養老基金、住房公積金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徑,可以考慮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