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火鍋底料添加罌粟殼
2013年03月14日
火鍋底料添加罌粟殼?這樣的傳聞坊間早有流傳。2011年2月工商總局、衛生部等4部門也針對問題火鍋底料等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嚴處食品調味料中添加罌粟殼、罌粟粉等非食用物質的企業,但因添加罌粟殼被處罰的案例一直以來都很鮮見。
不過,日前宿遷有關部門對這種違法行為動了真格。因為生意不太好,宿遷市區一家連鎖料理店老板和廚師長竟在火鍋底料中非法添加罌粟殼,讓客人“吃了還想吃”。昨天,宿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了該市首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刑事案件,料理店負責人和廚師長分別被判刑。
案件披露
案發 三份湯料樣本查出罌粟堿
在宿遷市,提起湘鵝莊湯鍋料理店,很多愛吃火鍋的市民都曾經光顧過。這家全國連鎖火鍋店曾在宿遷市區霸王舉鼎附近和幸福南路開了兩家一定規模的店面,但都在去年春夏生意紅火之時,先后關門。
“因為在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殼,該餐飲單位已被依法吊銷了《餐飲服務許可證》。”宿遷市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所一位執法人員介紹說。宿遷市宿城區湘鵝莊湯鍋料理店于2009年11月4日經宿遷市衛生局和宿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核發放餐飲許可證,有效期為三年,屬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為當時年僅三十歲的王女士。
在一次隨機采樣監督檢測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宿遷市湘鵝莊湯鍋料理店火鍋底料中有可疑成分。為了保證萬無一失,2012年2月,執法人員再次對幸福南路的湘鵝莊二分店進行隨機采樣監督檢測,這次執法人員發現所抽取的3份火鍋湯料中均有可疑物質。
執法人員將樣品送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結果發現,三份樣品中均含有罌粟堿、蒂巴因、可待因、嗎啡等有毒、有害成分,檢測結果為不合格,涉嫌食品非法添加罌粟殼。
交代 老板授意廚師長添加罌粟
訊問中,該店負責人王某稱火鍋底料由新疆的連鎖總部統一配送,但進貨單已丟失。該料理店全國有幾十家連鎖店,案情重大,藥監部門隨即與宿遷市公安局組成調查組赴新疆調查。
新聞延伸
事實上,餐飲經營者在火鍋中使用罌粟殼,目的主要是讓人上癮。罌粟殼其實就是干燥之后的罌粟果殼,含有包括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多種生物堿,長期食用能使人體產生快感,處于一種特殊的愉悅狀態,并逐漸產生依賴性,最終導致上癮。長期食用罌粟殼嚴重時可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造成損害。
如何辨認“罌粟鍋底”
火鍋店的底料里是否添加了罌粟殼,從外觀上很難識別。完整的罌粟殼呈橢圓形或瓶狀卵形,一頭尖,另一頭呈6—14條放射狀排列的冠狀物。
火鍋店通常是將罌粟殼碾成粉狀,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將其和著香蔥、姜片等一起做調料,甚至與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因此“罌粟殼火鍋”難以辨認,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化驗室的檢驗,取50ML的火鍋湯(最好取下層含油少的湯)送當地的相關檢測機構或公安局的刑事技術化驗室進行成分的檢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