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雙軌制堅冰已逐漸松動
2013年03月27日
來論
養老金雙軌制堅冰已逐漸松動
稱人社部就社保體制改革具體方案已有了原則和方向,研究包括養老金雙軌制在內的一系列社保“漏洞”,正小范圍內征求意見。該方案將應對養老金雙軌制待遇差別問題,老齡化的資金安排,養老金空賬、投資運營、轉移接續問題,退休年齡等問題。
作為整個社保改革中最受關注的部分,公眾對早日啟動養老金雙軌制改革翹首以盼。從最新的一些跡象看,養老雙軌制改革有了大致方案并非空穴來風。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人力社保部副部長王曉初就曾表示,對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包括人力社保部在內的多個部門都已著手制定相關落實政策,比如養老金雙軌制改革、社保制度轉接等。不過他當時也表示,目前尚無具體時間表。
從公平層面而言,養老并軌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能夠實現養老金并軌,對于養老金缺口也是好事。社科院2012年發布報告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收支缺口達到767億元,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大關后,再次突破2萬億元。不少學者分析過,機關事業單位多是穩定性強、持續繳費的機構,一旦將其納入社會統籌,相當于財政支出的一部分直接放進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池子里。而且更是有助于解決長期以來被公眾詬病的公平性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這些道理相關部門不是不懂,但任何個體和群體都是有利己傾向的,體制內人員對養老并軌后待遇下降的擔憂,依舊是最直接的阻力。養老并軌對于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因為涉及繳費和待遇可能面臨下降的問題,改革必然艱難。不僅如此,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的主導權掌握在公職人員手上,當他們成為改革對象時,難度可想而知。
去年開始,深圳開始改革養老保險雙軌制,公務員和新進入事業單位的員工都要加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深圳的改革具有破冰意義,也說明了改革養老保險體系堅冰已逐漸松動,并非不可行,而是一些地方不作為。
新一屆政府履新,再提改革養老雙軌制可謂時機恰當。從過往的經驗看,并軌之路必然艱難。第一步當早日明確公務員、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的規劃,給出一個具體的步驟和時間表,讓公眾看到希望,也反過來倒逼改革進程;而從技術層面上說,盡量不降低被改革群體的養老待遇,以減小改革阻力。至于這部分人群的繳費由誰負擔,可以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