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學生“骨礦量”不足
2013年05月23日
昨天(05月22日),首都兒研所公布了對首個北京部分中小學生骨健康情況的評估結果。評估顯示,半數以上學生的骨礦量不足。專家指出,這項指標未達標意味著骨折及成年后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增加。
近年,肥胖、高血壓、脂肪肝、高血糖等慢性病已“入侵”中小學生群體。北京市提出控制兒童肥胖、提高中小學生健康知識和素養的具體目標。為此,由首都兒科研究所牽頭,對北京部分中小學生進行了全身骨密度和體成分測量,全面評估兒童骨健康情況。今年3月,首都兒科研究所課題組進駐北京景山學校,對1100名學生進行了全身骨礦含量、骨密度和體成分的測量。截至目前的檢測結果發現:已經受檢的學生中,骨礦量不足者超過50%,骨礦量極低者占2.5%,其中女生極低率達到4.9%。
首都兒科研究所專家指出,人體骨礦量在到達成年期前一直在聚集。到18至20歲左右,骨礦量占成人峰值骨量的90%左右。而兒童青少年期未達到合適骨量的個體,易導致兒童青少年期骨折,同時,成年后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增加。專家強調,骨質疏松癥起病于兒童期,在老年期表現其癥狀。
針對兒童“成人慢性病”,今年6月、9月,本市還將開展膳食鹽攝入調查和高血壓兒童臨床檢查。
提醒
少喝碳酸飲料 多運動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營養攝入,增加跑步、游泳、球類等運動,促進骨骼發展。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孩子把含糖飲料當水去喝,這一方面會導致肥胖,同時含碳酸飲料還不利于鈣被骨骼吸收,這也是導致骨質達不到健康理想的骨礦量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