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監管孩子口中的零食
2013年06月06日 來源:北京晨報
對零食的管理甚至應該像體質測評一樣,納入學校的常規教育、管理,否則幾個零食售賣的小車,就足以使很多關于孩子健康的努力前功盡棄。
每次從小學校的門口經過,都能看到剛放學的孩子們圍在路邊的小攤上爭著買零食,這種零食大多是不進超市的,價格也很便宜,觀察了一下發現,這些零食大多都是被營養學者歸入“垃圾食品”行列的,以油炸的、色素重染的食品和體積碩大的冷飲為多,因為油炸的香和色素制造出的誘人顏色,孩子爭相購買……放學時間一般是下午四五點,也是孩子開始饑腸轆轆的時候,這種“校門特供”讓孩子們大快朵頤的同時,估計也搶了晚餐的空間。
之前采訪過很多營養學者,他們的個人教育經驗是,孩子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水果,一是因為這個時候是吸收能力最強的時候,水果中的營養物質可以最大限度地被身體吸收,同時,因為是在晚飯前,一個水果吃進去之后,也避免了晚餐時的過量……真遺憾,這種健康理念只被落實在懂營養的學者家里,對于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給他們的零花錢正在擠走正確的營養來源,甚至搶奪他們的健康機會。
我國的幾次學生營養狀況調查中都顯示,孩子身體狀況并沒有隨現在的營養狀況而提高,與孩子喜歡吃“垃圾食品”有直接關系。事實上,“垃圾食品”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僅是眼前的健康,因為幼年時建立起的飲食習慣,甚至可以左右著未來的一生,這也是為什么“肯德基”、“麥當勞”的營銷都知道“從娃娃抓起”……從營養學上說,從小就口重的孩子,長大后罹患高血壓的可能就高;從小就嗜糖的孩子,很難不成一個胖子,而這些嗜好往往是在零食中建立的。
目前,我國的學校普遍施行了“營養餐”,但是,走出校園之后的零食始終沒有得到重視。在成人健康的調查中發現,很多人始終想不出不能減肥成功的原因,因為他們確實少吃了很多主食,后來發現,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零食的熱量遠遠超過主食。不夸張地說,在當今這個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很多人的健康是被零食左右的,更何況還在生長關鍵期,也是飲食習慣培養關鍵期的孩子。
之前曾經有校園五十米內禁止擺攤設點的規定,但執行的力度顯然不夠,至少沒從孩子的健康角度重視。對零食的管理甚至應該像體質測評一樣,納入學校的常規教育、管理,否則幾個零食售賣的小車,就足以使很多關于孩子健康的努力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