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購物小票含致癌物質雙酚A
2013年06月18日
購物小票致癌?有點夸張了
“購物小票中含的雙酚A,可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影響人的生殖系統,并致癌。”昨天(06月17日),微博上一則《小心!超市購物小票含雙酚A可致癌》的帖子引發關注,網友們驚呼身邊的隱形殺手無處不在。那超市我們經常逛,手拿著小票還安全嗎?專家表示,普通消費者在接觸小票后最好洗手。
超市普遍用的都是有雙酚A的“熱敏紙”
在超市結賬付款后,機器吐出的那張略微發熱的紙,就是涉嫌含有雙酚A的“罪魁禍首”。
昨天,記者走訪了杭州幾大主要超市,發現結賬時超市出具的購物小票用的都是這一類用手指在上面輕輕一劃,會產生一條黑線的紙。
超市小票是否含有雙酚A?對人體有哪些害處?記者采訪了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副教授沈烈,他向記者證實,超市購物小票常用的紙叫“熱敏紙”,的確含有雙酚A作為顯色劑。
“熱敏紙的制造原理就是在優質的原紙上涂一層‘熱敏涂料’。在打印的時候,打印機的觸針加熱將填料融化,使得染料和顯影劑接觸,在顯影劑的作用下,染料發生化學變化,從無色變為黑色或其他顏色,在紙上顯示信息。雙酚A就是顯影劑的成分之一。”沈烈說。
記者在超市看到,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將購物小票扔進購物袋里,小票接觸身體的時間不長。不過,有媽媽將小票遞給孩子玩,也有人將小票捏在手心里攥著走出了超市。
手拿購物小票就會中毒?
沒這么夸張
購物小票含有雙酚A的消息一出,很多市民紛紛吐槽說,其實生活中,這樣的熱敏紙很常見嘛。
記者了解到,除了超市的購物小票以外,這種熱敏紙還應用于刷信用卡時的POS簽購單、ATM存取款的憑據,以及出租車的小票、彩票、停車場的單據、傳真紙張等等。“我經常在ATM機上取錢后,會選擇打印那個憑證。”杭州的占先生告訴記者。而像占先生這樣,索取發票,打印憑證的市民不在少數。
那我們是否有必要聞“熱敏紙”就色變呢?據有關專家介紹,雙酚A作用于人體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口鼻介入,二是透過皮膚毛孔進入人體。一旦過量接觸雙酚A,的確會危害健康。不過,雙酚A的毒性并不是非常大,手里攥著購物小票就能造成雙酚A中毒致癌的說法有些夸張了,大家不必過分擔心。當然,少接觸還是有必要的。
拿過購物小票
最好洗洗手
“有沒有危言聳聽?小劑量的接觸是否會對人體有害?”微博評論里也不乏有這樣的質疑聲。
記者從果殼網了解到,哈佛大學環境衛生系的實驗室曾做過實驗,在檢測了389名孕婦尿液中的雙酚A含量后發現,超市收銀員尿液中的雙酚A平均濃度最高,為2.8微克/克,而一般人(教師和工人)平均含量分別為1.8微克/克和1.2微克/克。
不過,實驗作者也表示,由于所采的孕婦樣本中只有17名是收銀員,這個結果需要謹慎解讀,但他們還是建議收銀員在工作時采取保護措施(如戴上手套)。
“偶爾接觸下超市小票會產生多大危害,目前還沒有實驗論證。”沈烈說,但雙酚A的毒性近年來已成為研究熱點,研究認為它會對人的生殖、神經系統及行為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慎重起見,還是應該減少對它的接觸,特別是孕婦和嬰幼兒,并且接觸之后一定要洗手。”
雙酚A,也稱BPA,在工業上雙酚A被用來合成聚碳酸酯(PC)和環氧樹脂等材料。60年代以來就被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兒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飲料(奶粉)罐內側涂層。BPA無處不在,從礦泉水瓶、醫療器械到及食品包裝的內里,都有它的身影。但BPA也能導致內分泌失調,威脅著胎兒和兒童的健康。癌癥和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肥胖也被認為與此有關。我國則從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產聚碳酸酯嬰幼兒奶瓶和其他含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進口和銷售聚碳酸酯嬰幼兒奶瓶和其他含雙酚A的嬰幼兒奶瓶,由生產企業或進口商負責召回。
如何避免接觸雙酚A
雖然權威部門對低劑量雙酚A的毒性尚未得出確切的結論,不過采取謹慎的態度是必要的。這些小習慣可以避免接觸雙酚A:
1、如果可以選擇電子發票,就別使用紙質小票了。
2、需要保留小票的話,最好把它們單獨放在一個信封里。
3、接觸過小票再接觸食物的話,一定要把手洗干凈,但不要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酒精能促進雙酚A透過皮膚。
4、手濕或者特別油的話,不要接觸小票。有研究發現,在手干燥的情況下握住含雙酚A的小票(已測得小票中雙酚A含量為8~17克/千克)5秒后,約有1微克的雙酚A轉移到食指和中指上,而如果手濕或者特別油的話,這個量可達10微克。
5、手上出汗了,有傷口,要避開傷口,避免太近的接觸。再就是熱敏紙上面如果有刮獎的地方,不要用指甲去刮。
6、不要讓嬰兒或兒童觸摸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