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生長”的金針菇嚇壞網友
2013年07月01日
買來的金針菇在冰箱里放了十來天,不僅沒壞,反而又白又嫩長大了不少。遇到“逆生長”的金針菇,網友嚇得不敢吃,但專家分析,這是菌類正常生長現象,這種金針菇應可放心吃。
冰箱里的金針菇在長大
昨天(06月30日),記者在本地一家生活論壇上,看到網友“憶如初見”發帖說,出門好多天不在家,前天回家收拾冰箱,發現很多蔬菜都變質了不能吃,但金針菇還好好的,不僅沒腐爛跡象,還長大了不少,又白又嫩。他直呼“恐怖”,擔心金針菇是用過藥了的。
通過“憶如初見”所發圖片可以看到,裝在紅色薄膜袋子里的金針菇帶有菇根,沒有枯萎蔫黃,和剛摘下來的沒太多區別。
記者隨后搜索發現,不少網友有過類似經歷,網友“鑲藍旗人”說,他有次把金針菇連保鮮盒子放在冰箱里兩個星期,結果發現金針菇頂破保鮮膜長出來了,“菇傘蓋”還是轉了90度往上長的。
在多家超市里,記者看到,待售金針菇標稱的保質期一般不超過一周。
嫩黃瓜也會悄悄生長
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理事長、華中農業大學博導邊銀丙教授介紹,金針菇是低溫型的蘑菇品種,喜歡黑暗,一般在3℃~10℃溫度下,通過吸收根部培養基里的營養生長。市民買回家的金針菇,如果菇根沒有去除,則可能帶有一部分培養基,一些未發育完全的金針菇,可繼續從培養基中吸取養分,繼續生長。
關上箱門后,冰箱里黑暗無光,冷藏室溫度也接近金針菇生長溫度,給金針菇提供了一個可以生長的暗光低溫潮濕的環境。
采摘下來后,還可能繼續生長的蔬菜,并不只有金針菇。
武漢蔬菜技術服務站專家馬幼菊說,與動物相比,植物、真菌的組織和器官,有更高獨立性,特別果實、種子等起繁殖作用的器官,本身就儲存了大量的水、營養物質等供器官使用,采摘離開植株后,仍可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活性。比如,大蒜、紅薯等,放久了就可能會發芽。
她還舉例說,如果黃瓜在嫩果時被采摘,果實里還有內源生長素刺激,也可能出現繼續生長的情況。當然,蔬菜被采摘后的這種生長,長勢一般不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