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不好飲食要“精打細算”
2013年07月08日
如果您已經五六十歲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擾,醫生拿著化驗單皺著眉頭說,腎功能不好、血脂高,你現在要清淡低鹽飲食,不能吃咸的;這個血糖超標了,甜的少吃……是不是腎病患者就要這么“乏味”地過完后半輩子嗎?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腎科的趙衛紅主任介紹:腎病患者飲食前要先做做計算題,堅持長期攝入充足的熱能,配合優質(低)蛋白飲食既能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又能避免營養不良。均衡攝入熱能、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為自己建立一個平衡膳食寶塔至關重要。
谷類:可用麥淀粉代替部分谷類
熱能的55-65%來自于主食。對于一個標準體重60Kg的老年患者,根據年齡、活動量等情況,每天需30-35千卡/kg的熱能,即每日應供1800-2100千卡的總熱能,其中主食應攝入1080-1680千卡(相當于6-9兩生主食)。
對于大于80歲的老人來說,熱能攝入只需正常人的80%。為了限制植物蛋白的攝入,可采用麥淀粉來代替部分谷類。麥淀粉指去除了植物蛋白的谷類,包括小麥淀粉、大米淀粉、藕粉和玉米粉等。也可用藕、涼粉、粉絲、馬鈴薯、白薯、山藥、芋頭、南瓜等含熱能高,蛋白極少的食物代替部分谷類。
脂肪: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為20-25g
脂肪多指烹調油,按取用的材質不同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植物油從植物中提取,包括花生油、大豆油、菜子油、橄欖油、芝麻油和調和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動物油指豬油、牛油和黃油等,以飽和脂肪酸為主。建議您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為20-25g,最好交替更換使用各種材質的烹調油,盡量選用多種植物油。
蛋白質:按腎病分期算攝入量
臨床常依據患者慢性腎臟病的分期來建議患者一天的蛋白質攝入量,其中(腎小球濾過率)GFR是金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將腎損傷按GFR值分為5期,但是由于腎病起病隱匿,所以臨床就診人群中處于三期及以后的患者比較多見。三期患者的GFR中度下降,數值范圍在30~59之間。四期患者的GFR重度下降,數值范圍在15~29之間。數值<15為五期(腎衰竭期)。腎功能三期建議每天經食物攝取蛋白質的量在0.6g/Kg。四期建議攝取蛋白質的量在0.3-0.6g/Kg,五期攝取蛋白質的量則根據替代治療的方式的不同在1.0-1.3g/Kg。趙衛紅主任建議患者把蛋白質適量地、均勻地分配到三餐,避免集中在一餐,以免加重腎臟的負擔。患者或家屬可以買一本《食物成分表》以便詳細了解各種食物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從而幫助患者安排好每日膳食。
鹽:每天食鹽量小于5g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是吃得過咸則最傷腎。趙衛紅主任告誡所有的腎臟病患者都需要限鹽,也就是每天食鹽量<5g。千萬不要在餐桌上放鹽罐,烹飪時少煎炒多蒸煮,烹飪時不宜加入過多的糖,否則會降低菜肴的咸味,使鹽的攝入量無形增加。在食物中用無鹽醬油或糖、醋、姜、蒜等調味品,注意食品標簽上的含鈉量,拒絕所有腌制品等。
水:稀飯和面條也要計算在內
對于慢性腎臟病患者而言,水、湯、粥等液體也應算飲水量,它的多少取決于24小時的尿量。正常情況下,成人24小時尿量在1500-2000ml之間。如在此范圍內,一般水分不必嚴格限制,以利于機體廢物排泄。但尿量<1000ml,或出現浮腫或心臟負擔增加時,每日的飲水量=每日尿量+500ml水分。所以,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平時的生活中每天關注并測量排尿量很重要。如果您想吃稀飯或面條時也一定不要忽視它含有的水分。
水果:高鉀水果要慎食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提供人體抵抗疾病和延緩衰老的抗氧化物質,建議每天食用2到3種水果,總量達200-400g;蔬菜400-500g。趙主任提醒,腎臟是清除體內鉀的主要途徑,腎功能障礙將導致鉀丟失或潴留。患者盲目進食高鉀水果,比如香蕉、橘子等,容易引起高血鉀,一旦發生可能危及生命,建議患者定期監測血鉀水平。血鉀高時也避免食用深色蔬菜,烹飪時用開水燙過后撈起,再以油炒或油拌,少吃生菜和菜湯。避免食用香瓜、哈密瓜、草莓、棗子、香蕉及水果罐頭中的湯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