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暑期心理門診十大問題
2013-07-17

暑期心理門診十大問題

2013年07月17日 來源:錢江晚報

  [導讀]玩手機、iPad真的能讓智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嗎?記者昨日向杭州心理臨床醫生求證,答案是“的確可能”。

  手機玩得智力下降,什么情況

  記者梳理暑期心理門診十大問題,有個熱詞叫“數碼癡呆”

  昨日(07月16日)浙江微博醫生上有網友“@仲夏夜的龍貓大人”吐槽:昨天悲哀的花線(發現)我只記得舊家的電話了,原先記得一堆人的!現在只記得奶奶家、單位的電話。Demo 5054801又是誰家電話,完全對不上號!數碼癡呆癥了嗎?

  @小盒子愛大海:我連媽媽的手機號碼都記不住了,要是手機丟了,我就相當于人間蒸發吧。

  玩手機、iPad真的能讓智力下降,記憶力下降嗎?記者昨日向杭州心理臨床醫生求證,答案是“的確可能”。因為手機和電腦部分替代了人的記憶功能,這未必是好事,記憶力長期得不到鍛煉,退化可能造成人的“數碼癡呆癥”。

  在杭州七院的學生心理門診,一位初二學生的媽媽求醫生給孩子住院治療,“因為在家里就是玩iPad,管也管不住。”媽媽非常揪心,小男生卻神情迷惘。媽媽說:“兒子來醫院前,已連續36小時玩iPad了。”

  瘋玩iPad游戲

  導致孩子記憶力下降

  杭州七院的兒童心理科主任周國嶺告訴記者,進入暑期后,家長帶著孩子來心理門診的很多。其中一位初二學生叫小夏(化名),特別引人注目。他臉色蒼白,對醫生的問話眼神游離,只能點頭回應。陪伴他就診的媽媽直接跟周醫生說,希望孩子住院一段時間,家里管不了了。

  媽媽說,兒子性格比較內向的,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迷上游戲,放假以后,iPad游戲玩瘋了。“他的房間,門窗都反鎖,窗簾也不拉開,說陽光影響iPad屏幕。沒日沒夜地玩,連續玩了一天半,36小時。給他的吃的,只讓放在門口地上,不洗澡、不洗臉、不理發。我出差回家后,發現孩子神情恍惚,說話也有點搭不上,感覺精神出問題了。”周國嶺說,小夏已出現了網癮的癥狀,依靠家長管是不行了,雖然還不需要住院,但需要門診多次就診,才能根本解決。否則會引起注意力、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甚至腦的生長發育。

  手機知曉我的一切

  我卻得了“數碼癡呆癥”

  為什么老年人才出現的記憶力下降,會在像小夏這樣青少年身上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有多普遍?最近國內某市做過一項抽樣調查。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睡覺時會將手機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73%的每天靠手機鬧鈴起床;91%愛用手機看時間。這種情況,被歸為一個網絡熱詞叫“數碼癡呆癥”。有超過60%的年輕人由于常玩智能手機出現記憶力下降、愛忘事、丟三落四等情況。出現長時間的手機依賴,造成人注意力、記憶力下降等類似于早期癡呆癥的跡象,如常常忘記一些電話號碼、熟人親友的人名等等。

  這是什么原理?記者請教了浙江大學心理系專家陳樹林博士。

  原來,人對于事物的記憶,包括編碼、存儲、復述、提取四步驟,如果長時間依賴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將改變腦功能,對于編碼這一階段造成干擾,從而影響后幾個環節。也就是說,大腦也會用進廢退,閑置不用,也會落伍。

  如何避免過度使用

  專家建議——

  1、區分工作和生活,工作之外盡量少用數碼產品,適當休息,與人交流,享受大自然。

  2、手機盡量不要拿在手上,而是放在包里,減少使用次數。

  3、盡量培養手寫、親自計算等習慣。

  記者探訪暑期心理門診

  孩子10大問題,家長備受困擾

  1、孩子注意力永遠無法超過3分鐘!不管是做游戲、看書、還是堆積木。

  支招:家長陪著玩,隔1分鐘就表揚!

  2、喜歡抱抱親親異性伙伴。

  支招:不是大問題,是性別角色形成過程中的正?,F象,如果是小男孩,男教師、爸爸、男同學多與他交流、玩耍。

  3、不想上培訓班,一出門就叫肚子痛。

  支招:7~12歲的孩子很常見,肚子痛其實是心理害怕。家長這時千萬別用恐嚇一招,可以讓孩子先去培訓學校,但不進課堂。

  4、平時學得挺好的,考試就砸。

  支招:一拿到試卷,腦子里就一片空白,對這樣已有焦慮癥狀的孩子,化解焦慮要從爸媽做起,爸媽先學會不在意。

  5、特臭美,每天出門照鏡子。

  支招:不管長得怎么樣,照了鏡子肯定自己就不要管他(她),如果煩惱,產生自卑,家長不要馬上寬慰,而是在生活起居中寵愛有加。

  6、與小伙伴難相處,總說別人不喜歡自己。

  支招:先培養孩子一個興趣愛好,以此來會友,而不是急著請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

  7、上課不愛發言,遇人不叫阿姨叔叔。

  支招:隨他去,家長不要夸大,更不要指責孩子不禮貌。父母有活動,多帶著孩子參加。

  8、看書做題,總是丟三落四。

  支招:這不是粗心,可能是有學習障礙的一種表現,需要進行正規的視知覺訓練才能糾正。

  9、擠眉弄眼,小動作很多。

  支招:家長可以去醫院,看看孩子只是活潑好動,還是有了動多癥,后者需要藥物治療。

  10、扯頭發,吃頭發。

  支招:敏感的孩子中特多見。對這樣的孩子,父母雙方都要給予愛,千萬不能有一方借口工作繁忙而疏忽了孩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