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水不當 小心“水中毒”
2013年08月05日
當前已進入全年最熱的三伏天,為了解暑,很多人會大量飲水。殊不知,飲水不當也可能會導致“水中毒”。
北京急救中心李堅韌指出,天氣炎熱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適當飲水對身體有益,但過量飲用白水則會導致人體鹽分過度流失,一些水分就趁機“跑到”組織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開始往往只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癥狀,嚴重時就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即“水中毒”。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狀況時有發生,只是多數程度較輕,未引起大家的重視。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很多家庭紛紛出游,在旅途中一般體能消耗較大,體內鈉鹽等電解質流失的概率就會很高,如果此時大量飲用淡水,就會出現頭暈眼花、嘔吐、乏力、四肢肌肉疼痛等“水中毒”癥狀。因此,夏季飲水也要掌握些技巧。
據李堅韌介紹,夏季要注意及時補充鹽分,可適當飲用淡鹽水,以補充人體因大量排汗帶走的無機鹽。一般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添加1克鹽適時飲用,這樣既能補充機體需要,同時也可防止電解質紊亂。在喝水時還應注意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半小時左右。此外,要盡量避免喝冰水。因為夏天雖然氣溫高,但人的體溫也較高,如果喝下大量冷飲,極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建議最好不要喝5℃度以下的飲品,選擇10℃左右的淡鹽水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