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肉毒桿菌1歲嬰兒最易受害
2013年08月06日
問題奶粉污染為偶發事件,建議公眾無需恐慌;監管部門應嚴格把關確保污染產品被召回。
恒天然公司聲稱“目前沒有任何關于因食用含這些批次乳清蛋白的產品而導致疾病的報道”,而娃哈哈、可口可樂公司也堅稱肉毒桿菌不會在酸性飲料產品中產生肉毒毒素,經過產品的高溫滅菌工藝,肉毒桿菌也會被殺滅。這些解釋,是否有科學依據?如果是由污染原料生產出的產品已不含肉毒桿菌,是安全的,為何還要召回?
昨日(08月05日),相關專家做了詳細解讀。
1 如果奶粉中殘存肉毒桿菌,對嬰兒危害是什么?
毒素進入人體很快有反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云波表示,究竟這些問題奶粉中是否仍含有肉毒桿菌,應該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時檢測并公布。但也希望消費者不要因為420噸這個量化的數字而恐慌,因為雖然肉毒桿菌的毒性較強,但它屬于細菌,細菌在人體中發生作用非常快,而表現也很明顯。這些問題奶粉上市銷售已有一段時間,但國內尚未接到一例因服用奶粉導致肉毒桿菌中毒個案的發生。
所以,那些服用過問題奶粉但沒有發生問題的孩子,家長不要太過擔心,細菌的危害不會是慢慢累積的;家里還有問題奶粉但未服用的消費者,就不要再服用,和企業溝通召回等相關問題即可。
2 如果問題奶粉沒什么危害,為什么召回?
問題奶粉存隱患必須召回
羅云波稱,肉毒桿菌是食品中的違禁物質,使用受肉毒桿菌污染的不合格原料生產的食品,無論對人體有無危害,都是不合格產品,根據我國現行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必須進行召回。另外,不合格的問題食品對人體沒有產生危害,不代表其沒有安全隱患。從保護公眾健康的角度,隱患食品也要進行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