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兒童抽動癥別錯過最佳時機
來源:華西都市報 發布時間:2013-11-12
兒童抽動癥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癥,大多數患兒的首發癥狀是不自主地擠眨眼睛,緊接著還會出現:皺眉、吸鼻、噘嘴、張口、伸舌、點頭、搖頭、甩頭、仰頭等動作。隨著病情發展,抽動癥癥狀逐漸多樣化,可交替出現聳肩、扭頸、踢腿、抖腿、扭腰、胸腹肌抽動、甩手或四肢抽動等。當抽動癥累及聲帶時,孩子常不由自主地發出哼、啊、咳等異常聲音,或無明白故地講臟話罵人。
導致抽動癥的原因多種多樣,與家族遺傳、生化代謝失調,甚至環境因素等都可能有關系。成都兒童專科醫院抽動癥、多動癥專家余興文主任醫師認為,抽動癥屬于神經椎體外系功能缺陷,其發病年齡通常在3至15歲,男孩多于女孩。余老師說,“兒童抽動癥6歲到12歲是治療的黃金時間,要是錯過這個時間段,就會造成30%到40%的孩子抽動癥狀延續到成人。”所以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當孩子出現不停地擠眼、皺眉、清嗓子或身體其他部位抽動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本病病因復雜,表現不一,且反復交替發作,易與其他病相混淆,建議家長帶孩子到正規兒童醫院專科,找有經驗的醫師診治。
對抽動癥的治療,家長首先要認識了解該病,教育孩子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以訓斥、打罵等手段來教育孩子改正“缺點”,這樣做會適得其反,使癥狀加重;不要歧視患兒,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要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的活動,盡量減輕其心理負擔。由于兒童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對于抽動癥目前國內基本上主張采用中醫藥治療,越早治療,恢復得越快,孩子受到的傷害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