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皖建立跨界污染處置機制
來源:中國環境報
地處太湖流域的江蘇省溧陽市與安徽省郎溪縣“唇齒相依”。今年5月初,位于蘇皖兩省接壤地區的溧陽市社渚鎮戴家灣村的廣大群眾紛紛投訴:離戴家村僅僅500米的安徽省郎溪縣梅渚鎮鎮東村范圍內,常常排放一股股刺激性廢氣和粉塵,令人窒息,許多家住戴家村的農戶根本無法開窗,大量粉塵落入村莊附近魚塘內,還導致魚類成批死亡。盡管當地村干部幾次到郎溪縣鎮東村交涉,但是跨界廢氣污染擾民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接舉報后,溧陽市環保局立即組織調查。經現場排查,郎溪縣鎮東村內有2家制銅企業、1家磚瓦廠、2家機械制造公司和1家建材公司,其中2家制銅企業利用廢電子線路板經焚燒、焙燒、爐煉等工藝回收金屬銅,產生的廢氣異味與村民反映村莊區域環境空氣可嗅感的異味一致。
為盡快解決跨界廢氣污染擾民問題,溧陽市環保局立即將這一情況上報給江蘇省環保廳,江蘇省環保廳又致電安徽省環保廳希望給予高度重視,妥善解決跨界廢氣污染問題。隨后,江蘇省環保廳將這起跨界廢氣污染擾民的核查情況,報送至華東督查中心。
華東督查中心立即組織環境監察人員,分赴蘇皖兩省接壤地區實地調查,明確要求郎溪縣對擾民污染的制銅企業加快污染源治理,提高治理廢氣、粉塵的檔次。當地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排污企業全天候監管。隨后,由華東督查中心牽頭,主持召開由蘇皖兩省環保廳和市、縣政府以及環保部門參加的“江蘇溧陽、安徽郎溪跨界環境問題協調會”,成立了蘇皖跨界環境污染糾紛處置領導小組,要求兩地政府與環保部門加強溝通聯系,搭建常州與宣城、溧陽與郎溪合作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共同處理好跨界環境污染糾紛事件。
為徹底解決交界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在華東督查中心見證下,溧陽市與郎溪縣明確了兩地從建立跨界環境污染糾紛應急聯動機制、協同處置應急事件、妥善協調處理糾紛、做好信息互通共享、加強預警、開展后督察工作等六個方面全面加強合作。 (高杰 詹國平 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