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試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2-19
記者從安徽省環保廳獲悉,安徽省正在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明確六類企業必須強制投保,并計劃3年內實現1000家企業參保,達到全省范圍內高風險、重污染企業的環境責任保險全覆蓋。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又被稱為“綠色保險”,通俗來說就是企業繳納一定保費,由保險公司來承擔環境污染事故的賠償。安徽省確定了包括國控、省控重點污染企業及3年內發生過嚴重污染事故的企業等六類試點企業實施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并鼓勵其他企業自愿投保。
安徽省環保廳巡視員王文有介紹,根據國務院精神、省政府下發文件的要求,各地上報了337家企業列入參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中,其中21家企業因長期停產或已經關閉不具備參保條件,爭取12月底之前實現250家企業入保,到明年1月底要求剩余企業100%入保。
據了解,在當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湖南、湖北、浙江等多個省市陸續展開環境責任險的試點工作,以“綠色保險”管控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生態炸彈”的隱患。
湖南是中國最早開展環境責任險試點的省份,將化工、有色、金屬礦采選、砷制品等高污染風險企業作為試點范圍,目前已有上千家企業參加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在江蘇省,保險公司通過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使得環責險從事前到事中到事后層層介入,不僅在事后起到積極補償作用,而且在事前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風險測評,排查隱患;保險期間,還會隨時排查有沒有新的風險點出現。
盡管安徽省在力推實行環境污染責任險,王文有坦言,工作阻力仍然很大,截至11月底,入保企業只占總數25%,有200家企業同意入保,另外約有15%的企業明確表示不愿參保。
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秦天寶教授表示,環責險的承保公司主要由政府推薦,相關保險產品較為單一,通常僅針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所致人身和財產損失,不包括生態污染的損失以及累進式、漸變式污染造成的損失,并且獲賠所需條件較多,保險費率又較高,所以排污企業投保積極性普遍不高,嚴重制約中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發展。
王文有認為,開展環境污染責任險工作最大的難點在于法律依據不足。當前關于強制險只有環保部和保監局公布的指導意見和省政府、省人大出臺的政策性規定,保險是市場手段,只有政策依據,在執行時經常遇到企業以種種理由拒絕參保。
針對目前參保企業不積極的情況,安徽省環保廳計劃制定激勵機制,要求地方政府拿出部分資金按照投保先后和保費額度來獎勵和補助企業,并將投保企業信息及時通報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其開通綠色信貸通道。(記者楊丁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