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39度以下可物理降溫少用藥
來源:錢江晚報 發布時間:2014-01-02
趕緊去醫院
孩子感冒發燒,到醫院怕交叉感染,不送又怕耽誤病情。到底什么時候得去醫院?什么情況家長最好淡定點在家里照顧孩子?
“孩子感冒,兒科大夫跟家長態度很不同,我們不怕體溫升高,就怕孩子臉色灰灰,人沒精神。”綠城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何內華說,家長一定要明白,病情的輕重不是以體溫高低來衡量的,除了看體溫,還要看精神狀態,臉色很要緊。
比如,孩子發燒到40℃,但是臉紅撲撲,人也很興奮,就不用太擔心;如果體溫39℃,但臉色灰灰的,就可能是比較嚴重的感染,得請醫生幫忙。
何醫生說,如果孩子臉色發灰,可能暗示循環不好,即使體溫不是特別高,也最好帶孩子去醫院。
39度以下
不用藥物退燒
很多家長擔心,發燒會把腦子燒壞。何醫生說,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其實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機制之一。
“一般來說,39度以下,孩子精神狀態不錯,可以選擇物理降溫;超過39度,就得進行干預,使用退燒藥退燒,主要是為了緩解發燒帶來的不舒服,也可以預防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
而且,吃了退燒藥,體溫也還會上升。吃退燒藥的時候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于帶走體內的熱量。”
孩子鼻翼一扇一扇
說明呼吸很困難
很多家長,白天來醫院看過,晚上孩子體溫升高,又火急火燎地跑醫院。是不是家長大驚小怪?
何醫生說,退燒藥一般隔4~6小時服一次,一天不超過4次。如果不到6小時,體溫又上來,家長要學會觀察,來判斷孩子的病情。
除了看臉色,還要觀察唇色和呼吸,嘴唇發青、口唇蒼白,都要小心;呼吸,主要看孩子有沒有缺氧癥狀。
怎么看孩子呼吸是不是困難?
何醫生說,可以看孩子的鼻翼,如果一扇一扇很明顯,說明孩子呼吸很困難,得通過撐大鼻孔來呼吸,也可以聽聲音。孩子睡不著,平躺就難受,得抱著才能睡。趴在肩上,家長如果聽到呼嚕呼嚕的聲音,哪怕沒有體溫,也要注意。
孩子發燒不能捂得太熱
冬天可以泡腳降溫
何醫生說,冬天孩子發燒,不能給孩子捂得太熱,這樣不利于身體散熱。
如果是夏天,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來物理降溫;冬天天氣比較冷,她不太建議這個方法,但是可以泡腳,或者擦擦上肢。
擦洗的方法,也很有講究。
“要反復擦,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輕,讓皮膚微微發紅,才能達到加快全身循環、促進散熱的目的。”她說,如果是夏天洗澡,擦洗部位應該在大腿根、頸部等大血管經過的位置。
帶孩子外出
盡量少用推車
何醫生說,這個季節本身就是各種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保護孩子,除了靠醫生、靠藥,家長也能做很多。有兩點,她要特別提醒家長:
一、外出回來,一定要洗手、漱口、換衣服。“忍不住親一下孩子,口腔里的細菌,可能就會讓孩子感染。”
二、帶孩子外出,盡量抱在手里。推車位置低,孩子容易呼吸到不干凈的空氣。出門在馬路上看到手推車推孩子,她都會提醒家長,在路邊最好別用推車,因為污染物容易沉在下面。(錢江晚報記者 丁潁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