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立法保護生態控制線
來源:長江日報 發布時間:2014-01-17
在國內特大城市中,武漢是繼深圳之后,第二個以政府令形式劃定生態控制線的城市。16日,市國土規劃局表示,今年武漢市生態控制線將“變長”。在都市發展區外圍的5000多平方公里市域面積內,將完成《武漢市全域生態框架保護規劃》,實現基本生態控制線的市域全覆蓋,并探索 “以建促保”的主動保護式機制。
早在前年5月,《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就以政府令的形式開始施行,武漢市規劃局據此制定了《武漢都市發展區1∶2000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框定生態保護范圍和集中建設范圍,鎖定城市增長邊界。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稱,基本生態控制線不是停留在“規劃紙”上,將出臺一系列導則加以落實,更會通過人大“決定”和立法確保生態控制線不被觸犯。
去年6月,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加強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實施的決定》,武漢成為全國首座以人大“決定”為生態控制線把關的城市。市規劃局將配合市人大開展立法調研等工作,適時將《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保護條例》納入立法計劃,力爭2年左右出臺條例。
同時,還將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從生態補償機制、綠色GDP等方面建立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和考核體系。
依照規劃,武漢都市發展區3261平方公里中的55.6%(1814平方公里)被界定為生態保護范圍,其中分為生態底線區和生態發展區。生態底線區是城市生態安全的最后底線,遵循最為嚴格的生態保護要求;而生態發展區在滿足項目準入條件的前提下,可有限制地進行低密度、低強度建設。
在生態保護區的底線區內,只能建設下列項目:確需建設的道路交通設施和市政設施;生態農業設施;公園綠地及必要的游賞設施;確需建設的軍事、保密等特殊設施,其他建設項目將遷移。
“每一個生態區將賦予新的功能。”市規劃局負責人介紹,2-3年內,我市將繼續推進郊野公園等實施性規劃編制,探索“以建促保”的主動實施機制,將生態公園建設與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發展捆綁結合,建設生態綠楔。
焦點
生 態
建言>>>
省政協委員丁雨:
污染物排放也要劃紅線
要保護武漢的青山綠水,光有一條空間上的“紅線”遠遠不夠。昨日,省政協委員、市環保局局長丁雨表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很復雜。湖泊保護的三線一路,資源的使用總量,污染物排放量等,這都應該算是‘紅線’。”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環保部門將推動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的落實和完善。包括探索劃定生態資源使用紅線,如限定全市煤炭使用總量;嘗試劃定污染物排放紅線,對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做出限制等;根據我市總體承載能力,將資源利用總量和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在環境容量之內。
如何守住“紅線”?丁雨建議,一要加強立法,如資源使用總量控制、“三線一路”等,都要在法律層面加以確認。第二政府要拿出決心。要有剛性的約束,把對“紅線”的執行情況納入對官員考核中去,對于執行不力的官員,該追責的時候要追責。第三就是公開。“紅線”也要細化,煤炭使用量是怎么規定的?水資源的使用又有哪些規定?這些都要細化為可操作性的東西。之后把這些細化的標準公開,讓社會力量監督政府是不是執行了。
省政協委員黃德華:
占用資源應付出高補償
“全民一定要樹立生態保護紅線的意識;各級政府機關一定要有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的責任感;過去已經保護起來的各類區域,如生態林、公益林等,一定要更加鞏固已有的保護措施。”省政協委員黃德華在談到如何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時,一口氣用了三個“一定”。
“紅線”在很多人看來就是一條“高壓線”,是不能逾越的。黃德華表示,我們要堅決遏制濫征、濫占的情況發生,遏制新的污染源產生??梢杂檬袌龅霓k法保護我們的資源,就是要提高資源占用的補償標準,讓人想占也要看能不能占得起。
黃德華補充道,對于因為國家的重要工程建設,如建設交通大動脈等,確實需要逾越生態控制線的,則要規范程序,提高審批標準,經過可行性的論證,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進行。
省政協委員王漢橋:
用司法途徑追究生態破壞責任
“目前我國有不少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法規、條例,但在大氣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土壤污染、山體保護等生態方面,亟待制訂專門的保護法規,并成立相應的協調管理機構,使各方面都有法可依,依法辦事。”昨日,省政協委員王漢橋向記者表示。
王漢橋委員來自咸寧,他表示,咸寧跟武漢類似,城內有山有水,生態保護任務重。
他表示,為了保證“生態保護紅線”不被突破,首先要嚴格實施生態功能區劃,明確產業結構和布局。在禁止開發區域,堅持強制性保護,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和破壞。
其次,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者的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會風>>>
省人代會嚴肅紀律
代表需同時出示
請假條和證明
16日是出席湖北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代表們報到的日子。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武漢市代表團駐地中南花園飯店探訪。這里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今年省人代會的一系列新風:嚴肅請假紀律,會場上禁止隨意走動和打手機,列席人員和大會代表一視同仁等。
“代表請假光交請假條可不行,在外開會或因公出差的需要提交會議通知或上級單位的證明才行。另外,只有人大秘書處才有準假的權限。”武漢市代表團的工作人員汪向群說。開會時手機必須調至震動狀態,會場上禁止隨意走動、打手機、交頭接耳。會場上的一系列紀律保證了人大代表們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履職工作中。
武漢代表團除127位正式代表外,還有42位列席會議的我市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往,人代會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在會風會紀的要求上還略有不同。今年改變了老做法,對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一視同仁,在請假、會場紀律上都做了統一的嚴格要求。”汪向群說。
另據介紹,今年會議在就餐方面要求代表一律在駐地就餐,不準外出參加任何聯誼性的吃請。會議簡報方面,要求匯報、表態性的語言一律不登,多登基層代表的發言,多登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原則上不刊登列席人員發言。(記者 王亞欣 彭年 胡雪璇 康鵬 攝影記者 胡雪璇 李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