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體育場空氣質量標準將實施
來源:北京日報 發布時間:2014-01-20
遇到霧霾天氣,鍛煉轉向室內體育場所,但室內空氣質量又如何呢?為此,首都體育學院教授霍建新委員建議,為室內體育場館制定空氣質量標準,空氣達標了,健身才不至于鍛煉了胳膊腿害了肺。
據了解,一些體育場館為了配合體育比賽,內部設有許多專業設施,如比賽地板、塑膠跑道、海綿墊、橡膠地板等。這些專業設施大部分是塑膠制品,在其生產制作、現場安裝以及后期保養過程中,大量使用粘合劑、清潔用煤油等有污染、易揮發性物質,形成有害氣體,形成不同程度的館內空氣污染。
雖然室內場館污染問題長期存在,對人體健康的確有害,但霍建新委員認為,社會上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不夠,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把它納入重要工作的議事日程。霍建新因此建議,應該制定體育場館空氣質量標準,出臺相關法律規范或條例等約束性政策,并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體育場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改善室內體育場館的空氣質量,從源頭的設計環節上就要進行規范。首先應對設計方案的室內環境質量進行評估,在建筑造型、結構空間和設備配置等方面最優化,這是防控污染的關鍵。其次,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進行建筑裝飾材料和施工工藝方法的檢測,杜絕可能發生的污染。第三,強化竣工驗收檢測,不合格的必須返工,決不能通過驗收。
此外,對于已經投入使用的室內場館,一方面要定期監測,超標就要整改。一方面,場館維護和保潔用品要嚴把質量關,不安全的不用。
據了解,霍建新作為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的專家組組長,主持審定了“國家體育場館管理服務標準”行業標準,其中設定了相關場館空氣質量的國家標準,該標準年內有望落地。